[发明专利]一种农业用蒜黄收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495.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博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43/00;A01D43/077;A01D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蒜黄 收割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蒜黄收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业用蒜黄收割装置,针对现有的收割方式收割效率较低,并且不能第一时间清洗蒜黄表面的微生物和农药,当蒜黄长时间放置后微生物可能会侵蚀蒜黄的内部,从而导致蒜黄失去了实用价值,并且不能较好的引导蒜黄进入到收割箱中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收割箱,所述收割箱一边外壁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前轮,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后轮。本发明收割后的蒜黄通过传送带传送到储存箱中,当蒜黄通过导板时,高压水流可以将蒜黄表面的农药与微生物冲洗掉,保证蒜黄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蒜黄收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蒜黄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幼苗,百合科葱属,利用大蒜鳞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软化栽培而成,叶蜡黄色,基部嫩白,辣味不浓。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是人们普遍种植和喜食的蔬菜。无土栽培的蒜黄,不喷洒任何农药和肥料,可以直接清洗食用。清洗可以去除蒜黄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残洁清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蒜黄是一种健康的蔬菜,人们常常会使用蔬菜来保持自己的饮食健康,由于蒜黄生长在黑暗的地方,并且人们一般都是大面积种植蒜黄,目前的收割方式一般都是人工采用镰刀收割。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收割方式收割效率较低,并且不能第一时间清洗蒜黄表面的微生物和农药,当蒜黄长时间放置后微生物可能会侵蚀蒜黄的内部,从而导致蒜黄失去了食用价值,并且不能较好的引导蒜黄进入到收割箱中,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收割方式收割效率较低,并且不能第一时间清洗蒜黄表面的微生物和农药,当蒜黄长时间放置后微生物可能会侵蚀蒜黄的内部,从而导致蒜黄失去了实用价值,并且不能较好的引导蒜黄进入到收割箱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农业用蒜黄收割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农业用蒜黄收割装置,包括收割箱,所述收割箱一边外壁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前轮,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后轮,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主动齿轮,且收割箱的一边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皮带,所述收割箱的一边内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的外壁套接有传送带,所述收割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增压泵,所述第一增压泵的输出端套接有吸水管,所述收割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喷淋板,所述第一喷淋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所述收割箱的一边外壁设置有收割机构,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传送带形成传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收割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外壁套接有传动带,传动带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环,安装环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收割刀。
优选地,所述安装环的内壁插接有橡胶导环,且橡胶导环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复割刀。
优选地,所述收割箱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板,且导板的外壁开有漏水孔。
优选地,所述收割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储存箱,且储存箱的两侧内壁均开有滑槽,滑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轨,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收集抽屉。
优选地,所述收割箱一侧外壁的两边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和收割机构配合使用。
优选地,所述收割箱远离收割机构一侧外壁的两边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杆。
优选地,所述收割箱的内壁设置有除虫剂储存箱,且收割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增压泵,收割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喷淋板,第二增压泵的输出端套接有输液管,输液管远离第二增压泵的一端与第二喷淋板内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博,未经杨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