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6179.X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任涛;赵晓姣;李波;张焕哲;燕忠翼;吴同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碳纤维 加固 混凝土 施工 结构 及其 方法 | ||
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底胶、修补胶泥、第一浸渍胶层、第一碳纤维布、第二浸渍胶层、第二碳纤维布、第三浸渍胶层、表面防护装饰层、防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表面涂刷底胶,底胶表面涂刷修补胶泥,修补胶泥之后涂刷第一浸渍胶层,第一浸渍胶层凌之后粘接第一碳纤维布,第一碳纤维布之后涂刷第二浸渍胶层,第二浸渍胶层之后粘接第二碳纤维布,第二碳纤维布之后涂刷第三浸渍胶层第三浸渍胶层之后粘接防火层,防火层之后粘接表面防护装饰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布局合理、设计巧妙,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节省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强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碳纤维布又称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加固布、碳布、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等,是一种单向碳纤维加固产品,通常采用12K碳纤维丝织造。随着碳纤维布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碳纤维布,也有部门企业进入到了碳纤维布行业并发展。碳纤维布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配套浸渍胶共同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构成完整的性能卓越的碳纤维布片材增强体系,适用于处理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工程使用功能改变、材料老化、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结构裂缝处理、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的加固工程。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如发生混凝土开裂严重、载荷增大超出梁、柱的设计承重能力、大跨度梁的承重加大等,通常这样的施工改造工程大部分选择推到重做,这样的改造方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耽误施工进度,很多改造修复工程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占用大量的施工时间,消耗大量施工费用,为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过程中遇到了施工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利用碳纤维布的材质特性,通过底胶、修补胶泥和浸渍胶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需要加固改造的混凝土上,通过两层碳纤维布加固结构使得问题严重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得到有效增加,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具有很高的现场施工实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底胶、修补胶泥、第一浸渍胶层、第一碳纤维布、第二浸渍胶层、第二碳纤维布、第三浸渍胶层、表面防护装饰层、防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表面涂刷有底胶,所述底胶远离混凝土的一侧涂刷有修补胶泥,所述修补胶泥远离底胶的一侧涂刷有第一浸渍胶层,所述第一浸渍胶层远离修补胶泥的一侧粘接有第一碳纤维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布远离第一浸渍胶层的一侧涂刷有第二浸渍胶层,所述第二浸渍胶层远离第一碳纤维布的一侧粘接有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布远离第二浸渍胶层的一端涂刷有第三浸渍胶层,所述第三浸渍胶层远离第二碳纤维布的一侧粘接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远离第三浸渍胶层的一侧粘接有表面防护装饰层。
所述的第一浸渍胶层和第二浸渍胶层的单层用量为0.5-0.7kg/㎡。
所述防火层由石棉灰浆和水泥砂浆组成。
本发明一种新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1、对待加固混凝土的表面进行除锈、去污、净化和修补的表面处理,使待加固混凝土的表面平整且完整;
S2、在混凝土表面涂刷用于加强混凝土与碳纤维布以及碳纤维布与修补胶泥之间的粘结性的底胶;
S3、在底胶的表面涂刷用于修复混凝土表面面凹凸、孔洞及高差的修补胶泥,之后在修补胶泥的表面涂刷便于混凝土与碳纤维布粘结的第一浸渍胶层;
S4、通过第一浸渍胶层粘接第一碳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