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6285.8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孟东东;顾洪斌;高占彪;岳连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受 气动 载荷 过载 补偿 | ||
1.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直段(4)、波纹管(5)、水冷变径段(6)以及多组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组成;
所述波纹管(5)的两端分别与水冷直段(4)、水冷变径段(6)通过焊接连接密封;所述多组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沿着补偿器的径向呈均匀分布,每组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通过螺纹分别与水冷直段(4)、水冷变径段(6)连接;通过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承载由水冷变径段(6)相对于水冷直段(4)的大载荷气动负载;
所述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包括:连接内杆(9)、弹簧导向座(12)、直线轴承(13)和连接外杆(14),所述连接内杆(9)的一端安装弹簧导向座(12),所述连接外杆(14)与连接内杆(9)相适配的端部安装直线轴承(13),弹簧导向座(12)和直线轴承(13)相互装配构成直线副,控制连接内杆(9)相对于连接外杆(14)直线运动;
还设置有压紧螺纹套(10)和预压紧弹簧(11),所述压紧螺纹套(10)通过螺纹和连接外杆(14)连接,所述预压紧弹簧(11)一端面压在弹簧导向座(12)上,另一端压在压紧螺纹套(10)内端面;预压紧弹簧(11)始终处于压紧状态;
所述弹簧导向座(12)与压紧螺纹套(10)之间设置为间隙a,所述弹簧导向座(12)与连接外杆(14)之间设置为间隙b;通过调节压紧螺纹套(10)旋入连接外杆(14)螺纹的长度调节间隙a和间隙b的尺寸,调节至间隙a的尺寸等于间隙b的尺寸且等于补偿器轴向伸缩的有效补偿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当补偿器拉伸过载时,弹簧导向座(12)端面与压紧螺纹套(10)内端面贴合,承受拉伸载荷;当补偿器压缩过载时,弹簧导向座(12)端面与连接外杆(14)内端面贴合,承受压缩载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器(1)中的每组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中还设置有球铰a(8)和球铰b(15),所述球铰a(8)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水冷直段(4)连接,球铰a(8)的另一端和连接内杆(9)连接;所述球铰b(15)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水冷变径段(6)连接,球铰b(15)的另一端和连接外杆(14)连接,连接内杆(9)相对于连接外杆(14)直线运动,控制球铰a(8)相对于球铰b(15)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二力杆装置(7)通过控制球铰a(8)和球铰b(15)绕自身轴心的转动,实现水冷直段(4)相对于水冷变径段(6)的径向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内杆(9)上设置有刻度线,根据刻度线与压紧螺纹套(10)端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补偿器(1)处于拉伸压缩或是挠性变形中的何种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器(1)中的水冷直段(4)和水冷变径段(6)设置有独立的水冷槽道,通过水冷槽道对流换热降低壁面温度,所述补偿器(1)通过启闭装置(2)和喷管(3)连接,补偿器(1)的波纹管(5)的两端分别与水冷直段(4)和水冷变径段(6)通过焊接连接密封;高焓介质的气动力作用在启闭装置(2)上,启闭装置(2)将该气动力通过法兰作用于水冷变径段(6)。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可承受大气动载荷的防过载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5)的中部向上延伸设置有横波段(16),更为具体的是,波纹管(5)的左侧波纹管和右侧波纹管通过单个横波段(16)连接,单个横波段(16)在轴向设置为一个纵波,在其两侧壁的径向分别设置有多个横波(17),通过横波段(16)增加径向位移,通过多个横波(17)增大左侧波纹管和右侧波纹管的相对角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2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