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焊枪的冷却水回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6461.8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彭立媛;程俊;陈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陶祥琲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焊枪 冷却水 回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枪的冷却水回水装置,包括与焊接控制柜的进水端连通的进水回路、与焊接控制柜的出水端连通的出水回路,其中:所述进水回路包括进水管道、回水气缸、用于控制回水气缸抽真空的气控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的多通阀,所述回水气缸通过多通阀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回路包括出水管道和控制出水管道内的冷却水单向排出的控制阀。该冷却水回水装置的进水管道上通过多通阀连接回水气缸,回水气缸通过气控装置向进水管道抽真空,将电极头或电极帽内存留的冷却水经出水回路抽出;出水管道上设置控制阀,防止出水管道的冷却水回流,进而将电极头或电极帽内存留的冷却水排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焊枪的冷却水回水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焊枪应用于整车制造厂的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中。自动焊接焊枪的电极帽内设置回水槽。回水槽与冷却回路连通,用于自动焊枪加工时的冷却,避免高温损伤焊枪的电极头。自动焊枪需要定期更换电极帽,在更换电极帽时,电极帽的冷却回路进水会提前关闭,但在电极帽的回水槽内仍预留200ML-300ML的冷却水量。在电极帽更换过程中,大量水花从电极帽的接口处流出,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污染车间环境。
中国专利申请CN210648990U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焊接的电极帽,包括连接部和工作部,连接部的底部设置有镶嵌孔,镶嵌孔的孔底设置有圆锥型的回水槽。回水槽通过镶嵌孔与冷却回路连通,该电极帽的回水槽为圆锥形结构,冷却水无法通过回水槽从电极帽中排尽,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焊枪的冷却水回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焊枪电极帽或电极头的冷却水无法从回水槽中排尽、工作状态时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焊枪的冷却水回水装置,包括与焊接控制柜的进水端连通的进水回路、与焊接控制柜的出水端连通的出水回路,其中:
所述进水回路包括进水管道、回水气缸、用于控制回水气缸抽真空的气控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的多通阀,所述回水气缸通过多通阀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
所述出水回路包括出水管道和控制出水管道内的冷却水单向排出的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控装置包括气动控制阀和进气管道,所述气动控制阀的一端与回水气缸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管道与压缩机控制柜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包括单向阀、节流阀或梭阀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阀为三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气缸为防水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焊枪还包括焊枪本体、电极臂静臂、设置于所述电极臂静臂端部的静臂电极头、电极臂动臂、设置于所述电极臂动臂端部的动臂电极头,其中:
所述电极臂动臂、动臂电极头与所述焊枪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电极臂静臂远离所述静臂电极头的一端与所述焊枪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动臂电极头可远离或靠近所述静臂电极头。
进一步地,冷却水回水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电极臂静臂和电极臂动臂供电的变压器、为所述电极臂静臂和电极臂动臂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冷却水回水装置还包括电极臂进水回路和电极臂出水回路,所述电极臂静臂的进水端、变压器的进水端、电极臂动臂的进水端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所述电极臂进水回路连通,所述电极臂动臂的出水端、变压器的出水端、电极臂动臂的出水端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所述电极臂出水回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静臂电极头包括静臂回水槽,所述动臂电极头包括动臂回水槽;
所述静臂回水槽的进水端、所述动臂回水槽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电极臂进水回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
- 下一篇:射频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