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及其聚烯烃系树脂发泡成型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6622.3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5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关战士;孙裕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C08L23/02 | 分类号: | C08L23/02;C08K13/02;C08K3/32;C08K5/3492;C08K5/01;C08K5/136;C08L23/16;C08J9/18;C08J9/232;C08J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树脂 发泡 颗粒 及其 成型 | ||
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聚烯烃系树脂、无机次磷酸盐和三聚氰胺类阻燃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所述无机次磷酸盐的含量为1.6~10.0重量份,所述三聚氰胺类阻燃剂的含量为0.01~2.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所述无机次磷酸盐的含量为1.8~4.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还包括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R1NHCH2CH2CH2NR2CH2CH2NR3CH2CH2CH2NHR4 (1)
通式(1)中,R1、R2为通式(2)所示的基团,通式(2)所示的三嗪环上方的虚线代表与通式(1)中氮原子的连接部分,R3和R4中的一方为通式(2)所示的基团,通式(2)所示的三嗪环上方的虚线代表与通式(1)中氮原子的连接部分,R3和R4中的另一方为氢原子,通式(2)中,R5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R6为甲基、环己基或辛基,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所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01~2.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还包括溴化双酚A类阻燃剂、溴化双酚S类阻燃剂、溴化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阻燃剂、溴化聚苯醚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溴系阻燃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溴系阻燃剂包括溴化双酚A类阻燃剂、溴化双酚S类阻燃剂中的至少1种,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所述溴系阻燃剂的含量为0.1~5.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还包括自由基引发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引发剂包括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聚-1,4-二异丙基苯的至少1种,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所述自由基引发剂的含量为0.01~0.5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丙烯系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发泡倍率为5~45倍。
10.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密闭容器内将聚烯烃系树脂颗粒分散在水系分散介质中,在发泡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颗粒的软化温度以上的温度,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释放至压力低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压的环境中使得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颗粒发泡得到所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颗粒;
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颗粒包括聚烯烃系树脂、无机次磷酸盐和三聚氰胺类阻燃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烯烃系树脂,所述无机次磷酸盐的含量为1.6~10.0重量份,所述三聚氰胺类阻燃剂的含量为0.01~2.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6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