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媒体影像显示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6656.2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楠;戴敏;王昌富;余永晟;曹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B60R1/12;H04N5/232;H04N5/2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子硕;姜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媒体 影像 显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媒体显示系统和方法,包括,车辆后视镜,所述车辆后视镜包括视频处理器、微控制单元、电源管理模块、显示屏、防眩目EC镜;多个摄像头,所述多个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不同位置并与所述后视镜相连,所述车辆后视镜通过所述视频处理器、所述微控制单元将所述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多个影像进行拼接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特定地说涉及一种流媒体显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根据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内后视镜与外后视镜。内后视镜是为不用太大地变换驾驶中向前的视线即可确认后方情景的镜子。外后视镜乘用车一般将外后视镜装在车门上,以观察车两侧情景。随着汽车电子化成都日益提高,流媒体后视镜成为热点。现有的流媒体后视镜通过单摄像头拍摄车辆后方的情景,将影像显示于车辆的内后视镜显示屏上,而单摄像头的流媒体后视镜只局限于拍摄车辆后方,而车辆两侧仍旧通过传统的外后视镜进行观察,因此视野大大受限。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媒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后视镜,所述车辆后视镜包括视频处理器、微控制单元、电源管理模块、显示屏、防眩目EC镜;多个摄像头,所述多个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不同位置并与所述后视镜相连,所述车辆后视镜通过所述视频处理器、所述微控制单元将所述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多个影像进行拼接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摄像头为后摄像头、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后摄像头拍摄车辆后侧的影像、所述左摄像头拍摄车辆左侧的影像并且所述右摄像头拍摄车辆右侧的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根据所述后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所述后摄像头拍摄的车辆后侧的所述影像进行上下裁剪,形成水平方向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根据所述左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所述左摄像头拍摄的车辆左侧的所述影像向左偏移裁切,形成左侧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根据所述右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所述右摄像头拍摄的车辆右侧的所述影像向右偏移裁切,形成右侧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根据所述右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所述右摄像头拍摄的车辆右侧的所述影像向右偏移裁切,形成右侧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影像与所述右侧影像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方向影像左右侧,形成拼接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系统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视镜通过所述防眩目EC镜切换到EC镜模式,以降低所述后视镜的镜面反射率并减少反射来的强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媒体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车辆的不同位置的多个摄像头将所述拍摄的影像进行裁切并传送到所述车辆后视镜;所述车辆后视镜通过所述车辆后视镜内的所述视频处理器、所述微控制单元将所述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多个影像进行拼接;以及将所拼接的影像显示在所述车辆后视镜内的所述显示屏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摄像头为后摄像头、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流媒体显示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后摄像头拍摄车辆后侧的影像、所述左摄像头拍摄车辆左侧的影像并且所述右摄像头拍摄车辆右侧的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诱导防渗加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指纹识别系统、指纹采集设备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