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屏蔽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6956.0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洲;张润东;任续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15/188 | 分类号: | H02G15/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屏蔽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屏蔽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S10、所述电缆连接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其中,所述电缆包括电缆屏蔽层;S20、检查电磁屏蔽编织套外观是否有脱丝、断丝或氧化现象,其中,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内径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和电缆有关,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长度与所述电缆安装时的弯曲半径有关;S30、将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一端套入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第一端并固定;S40、捋顺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根据所述弯曲半径截取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S50、固定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二端;S60、采用热缩管或缠绕绝缘胶带的方式覆盖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一端和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第二端的导电胶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屏蔽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屏蔽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驱动系统功率越来越大,经常发生电机工作中出现异响、抖动等异常现象,在变频区与电动机电磁场泄露较少的情况下,电缆是整个系统向外辐射的原因之一,动力电缆产生对外辐射干扰使得编码器数据异常,造成电动机构工作异常。电缆组件一般会外套防波套作为电缆的屏蔽层。电缆屏蔽层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外界电磁环境对电缆传输信号的干扰或内部信号对外界产品的干扰。系统各个设备通过连接的电缆串联(电缆插头和机箱壳体连通)和设备自身的接地点来实现接地。系统内的电缆一般分为电源类、控制数字/模拟量类、总线通讯类等。电缆屏蔽处理内容包括电缆屏蔽层连接连接器壳体方式和电缆屏蔽层金属防护套的选择与使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电缆组件连接壳体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常用连接器尾部附件一般选用夹板式,夹板式尾部附件通过冷压焊片连接到尾部紧固螺钉。这种方法的电缆屏蔽层与连接器尾部附件没有形成全方位包裹,电磁信号可以透过孔隙辐射到连接器内部或外部,并且连接器尾部两瓣夹板比较难向中间加紧至无间隙,冷压焊片上下串动悬空导致接地不良。
2)直式屏蔽附件尾部附件屏蔽处理通过接地环在装配尾罩时将电缆屏蔽层夹紧,达到全方位包裹的效果。然而,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屏蔽层打散、反折套在接地环,会导致屏蔽金属丝断裂,掉落在接触件上造成短路,金属丝是在封装连接器尾罩时产生,无法观察和去除。
3)导电胶布不能紧密包裹连接器尾部附件导致有孔隙能够造成电磁泄露,导电胶布表面银粉氧化后导致导电性能较低导致屏蔽效能降低;并且银粉会脱落造成多余物。TiNi环屏蔽处理热缩后不能够箍紧屏蔽层,导致屏蔽层连续性不好,同时对屏蔽层适配尾部附件要求较高。屏蔽热缩管热缩后不能够箍紧屏蔽层,导致屏蔽层连续性不好;屏蔽热缩管对连接器尾部附件和导线束屏蔽层匹配要求较高,屏蔽热缩管受环境影响使屏蔽热缩管和导线束导体部分分离;并且热缩管内部银粉会脱落造成多余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屏蔽处理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屏蔽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电缆连接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其中,所述电缆包括电缆屏蔽层;
S20、检查电磁屏蔽编织套外观是否有脱丝、断丝或氧化现象,其中,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内径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和电缆有关,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长度与所述电缆安装时的弯曲半径有关;
S30、将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一端套入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第一端并固定,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端,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一端的投影关系与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第一端的投影关系相对应;
S40、捋顺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使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与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第二端紧密贴合,根据所述电缆的弯曲半径截取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用于使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缆屏蔽层贴合,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第二端为远离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端,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二端为远离所述电磁屏蔽编织套的第一端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粉料除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美白祛斑加强型的烟酰胺结晶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