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6974.9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3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帆;杨志军;赵海莲;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胡琦旖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人防 地下室 战时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防地下室受损感应单元,用于获取人防地下室各区域的受损感应信息;
人防地下室区域感应单元,用于获取人防地下室各区域的功能状态信息以及人员安置信息;
系统集中后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受损感应信息、所述功能状态信息、所述人员安置信息,并将所述受损感应信息传递至BIM模块实时报警单元,将所述功能状态信息、所述人员安置信息传递至人防地下室实时使用情况收集单元;
BIM模块实时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受损感应信息获得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传递至BIM人防地下室建模资源管理单元;
人防地下室实时使用情况收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能状态信息、所述人员安置信息获得区域使用信息,并将所述区域使用信息传递至BIM人防地下室建模资源管理单元;
BIM人防地下室建模资源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所述区域使用信息在人防地下室对应的BIM模型中进行反应调整,获得实时BIM模型;
BIM模型显示单元,用于对所述实时BIM模型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局域网及通讯支持单元,所述局域网及通讯支持单元用于实现人防地下室的数据传输及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地下室受损感应单元包括出入口受损感应模块、墙板受损感应模块、管道受损感应模块、功能室受损感应模块;
所述出入口受损感应模块安装在出入口区域内,所述墙板受损感应模块安装在墙板区域内,所述管道受损感应模块安装在管道区域内;每个功能室对应的第一区域内均安装有所述功能室受损感应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受损感应模块、所述墙板受损感应模块、所述管道受损感应模块、所述功能室受损感应模块均包括多种传感器,所述多种传感器为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传感器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地下室区域感应单元包括区域功能感应模块、人员安置感应模块;
多个所述区域功能感应模块分别安装在人防门、各功能室对应的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二区域的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区域;
多个所述人员安置感应模块分别安装在人防门、各功能室对应的第三区域内;所述第三区域的范围小于所述第一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功能感应模块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安置感应模块为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战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域网及通讯支持单元包括实时语音通话模块;多个所述实时语音通话模块分别安装在人防地下室的不同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9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主动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密仪器的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