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8286.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葛美英;黄海军;张芳;卢玉英;焦靖华;王亚坤;张放为;阳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G01N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饰 掺杂 多孔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微米纤维素做为模板材料,利用有机碳源材料与亚铁氰化铁做为结构增强剂及Fe、N源,通过球磨使原料充分预混,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焙烧得到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该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操作,可批量生产。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可用于气体检测敏感材料、气体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燃料电池催化剂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修饰氮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碳材料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材料之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燃料电池、气体检测、可穿戴设备等方面。
然而单纯的碳材料活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性能,通常在碳材料表面或内部进行掺杂或修饰,使其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其中研究最多的为金属原子修饰和氮原子掺杂。
目前碳材料表面修饰金属使用最多的方法有电镀、原子层沉积、金属无电沉积技术等,但是由于纳米结构碳材料与金属的结合力差,导致金属脱落。
氮掺杂的方法主要包括液相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氨气后处理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色,然而总的来说,制备步骤繁琐,操作复杂
因此开发一种简单的实现金属修饰的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具有是非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实现铁修饰氮掺杂碳纳米材料的方法,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成本低,对进一步推进其实际应用极具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米纤维素做为模板材料,利用有机碳源材料与亚铁氰化铁做为结构增强剂及Fe、N源,通过球磨使原料充分预混,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焙烧得到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微米纤维素配成质量浓度3~5%的水溶液;
步骤二:将微米纤维素水溶液、亚铁氰化铁、有机碳源材料按质量比1:5~7:3~4放入球磨机球磨1h;
步骤三:将球磨好的粉末于60℃干燥得到复合前驱体;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复合前驱体在惰性气氛条件下700~900℃焙烧3~5小时,升温速度为3~5℃/min,得到铁修饰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材料。
步骤二中,所说的有机碳源材料为尿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吡咯烷中的至少2种。
步骤四所说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根据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修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在NO2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本实施例制得的粉体分散涂于六脚陶瓷管气敏测试元件上,于室温下测试材料对NO2气体的响应,最低响应限为0.05-0.1ppm,灵敏度为1.17-1.38。
一种简单可行的铁修饰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可用于气体检测、燃料电池催化材料等。该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操作,可批量生产。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可用于气体检测敏感材料、气体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燃料电池催化剂等领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