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药物依从性的监督提醒方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8717.9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宝;李欣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A61J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药物 依从 监督 提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药物依从性的监督提醒方法、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患者在用药周期内的用药日志,所述用药日志中记录了患者每日对于每种药品的的用药频率、用药剂量;基于所述用药日志,计算所述患者体内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判断所述患者体内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是否低于所述药品A的标准药物持有率;若所述患者体内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低于所述药物A的标准药物持有率,则加强对药品A的用药提醒强度。本申请能够基于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对患者进行智能化提醒,以保证患者按时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处方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药物依从性的监督提醒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对慢性疾病的控制治疗,有效途径通常是服药,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和愈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按照医嘱坚持服药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费用等;低服药依从性可能会使病情恶化,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后果。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尤其对于慢性疾病和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来说,对药物治疗方案的不依从现象是很常见的,尽管很多人知晓其不依从行为可能导致的病情恶化以及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后果。
药物依从性是指个体的用药行为与健康照护者推荐的行为相符合的程度,是使用者药物治疗中重要的部分。服药依从性一般定义为患者服药的行为与医嘱符合的程度。服药依从性好表现为患者完全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并产生有效作用;而服药不依从则表现为不按医嘱及时、足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药物等行为。
药物依从性较高,药物在患者体内就能够产生积极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药物依从性较低,药物的作用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给治疗带来阻碍。因此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药物依从性的监督提醒方法、装置,能够基于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对患者进行智能化提醒,以保证患者按时用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药物依从性的监督提醒方法,包括:获取患者在用药周期内的用药日志,所述用药日志中记录了患者每日对于每种药品的的用药频率、用药剂量;基于所述用药日志,计算所述患者体内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判断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是否低于所述药物A的标准药物持有率;若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低于所述药物A的标准药物持有率,则增强对所述药物A的用药提醒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用药周期内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是否低于上一用药周期内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若低于,则增强对所述药物A的用药提醒强度;若不低于,则降低对所述药物A的用药提醒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患者在用药周期内的用药日志之前,还包括:在当前时间满足所述药物A的服药时间的条件时,识别是否接收到患者输入所述药物A的服药完成指令;当接收到患者输入所述药物A的确认服药指令时,记录所述患者使用所述药物A的服药时间;根据记录的患者使用所述药物A的服药时间,生成所述药物A的服药日志;当未接收到患者输入所述药物A的确认服药指令时,则提醒所述患者用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用药日志,计算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患者当前服用所述药物A的用药时间、用药频率、用药剂量,以及患者当前应服用所述药物A的标准用药时间、标准用药频率、标准用药剂量,计算出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若当前用药周期内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低于上一用药周期内所述患者体内所述药物A对应的药物持有率,则发送告警信息至关联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