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9599.3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明;曹清华;付洋;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泰佛吉亚复合材料(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取 smc 片材插针 结构 | ||
1.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包括抓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1)由支撑单元(11)、隔离单元(12)、抓料单元(13)和驱动单元(14)组成,所述支撑单元(11)包括有三角支架(111),所述三角支架(111)的两侧斜面上对称设有两组滑道(112),每组均设有两个滑道(112)并相互平行;
所述抓料单元(13)包括有两个针爪总成(131),每个所述针爪总成(131)均包括有连接杆(131a)和后板(131b),每个所述连接杆(131a)一端与后板(131b)一侧中心处相连接,每个所述后板(131b)靠近两个滑道(112)一侧的表面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滑块(131f),每两个所述滑块(131f)均与对应的两个滑道(112)相嵌合并呈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14)包括有气缸(141),所述气缸(141)设置于三角支架(111)顶部并通过输出轴贯穿三角支架(111)顶部延伸至下端,所述气缸(141)输出轴的端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连杆(142),两个所述连杆(142)一端均与气缸(141)输出轴的端部呈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31a)远离后板(131b)的一端呈转动连接;
所述隔离单元(12)包括有隔板(121),所述隔板(121)与三角支架(11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隔板(121)上设有传感单元(15),所述传感单元(15)包括有红外传感器(151),所述红外传感器(151)通过螺丝固定在隔板(121)上,且所述红外传感器(151)射线端不超过隔板(121)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111)顶部为平口结构,该平口结构上开设有安装孔(111a),所述气缸(141)输出端与安装孔(111a)部位相吻合并通过螺栓与三角支架(1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1)两端分别设有折弯段(121a),该折弯段(121a)往远离隔板(121)下端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1)两端分别靠近两个折弯段(121a)的内侧位置依次并排开设有数个条形避让孔(12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针爪总成(131)还包括有7字针(131c)、中板(131d)和前板(131e),所述中板(131d)位于后板(131b)的正前方,所述前板(131e)位于中板(131d)远离后板(131b)的一侧,所述中板(131d)两侧的表面上均并排设置有数个U形卡槽(131d-1),所述7字针(131c)设有若干个,多个所述7字针(131c)呈依次并排设置,多个所述7字针(131c)远离针尖一端逐一镶嵌于中板(131d)上相应的U形卡槽(131d-1)内,且所述前板(131e)、中板(131d)和后板(131b)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板(131d)上所需的7字针(131c)或同时镶嵌在中板(131d)一侧的U形卡槽(131d-1)内,或呈依次交错镶嵌在中板(131d)两侧的U形卡槽(131d-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7字针(131c)数量设为N个,且N≥2,N必须为偶数,每个所述针爪总成(131)所包含的7字针(131c)数量均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卡槽(131d-1)数量设为X个,且X>N,X必须为偶数,每个所述中板(131d)上的U形卡槽(131d-1)数量均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避让孔(121b)数量设为Y个,且Y≥N,Y必须为偶数,所述隔板(121)每侧的条形避让孔(121b)数量均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抓取SMC片材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7字针(131c)的针尖端均可从隔板(121)上端活动穿插对应的条形避让孔(121b)并延伸至下端,且每个所述7字针(131c)贯穿条形避让孔(121b)时形成的内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泰佛吉亚复合材料(武汉)有限公司,未经鸿泰佛吉亚复合材料(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5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缆本体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刹车片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