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冲击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9745.2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兵;赵庆敏;庹靖义;周腾;岳雅楠;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G01N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冲击 试验装置 | ||
1.一种冷热冲击试验装置,用于试验试样(114)的冷热冲击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验机(1);以及
供气件(2),供气件(2)与试验机(1)连通并组成供气回路;
其中,试验机(1)包括冷却部、制热部和传送件,冷却部与供气件(2)连通,制热部用于加热试验试样(114),传送件用于试验试样(114)在冷却部与制热部之间的往复传送;
供气件(2)包括至少一个低温箱,低温箱制冷供气件(2)内气体;
试验试样(114)在制热部内加热后传送回冷却部,供气件(2)向冷却部供气,以进行冷热冲击试验;
传送件包括第一电机(101)、上支撑板(102)、移动板(103)、第一导轨(104)、丝杠(105)、升降杆(106)和下支撑板(107);
上支撑板(102)位于下支撑板(107)上方,第一电机(101)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102)上;
移动板(103)上设有与丝杠(105)相匹配的丝杠(105)孔和与第一导轨(104)相匹配的导向孔,丝杠(105)穿过丝杠(105)孔与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相连,第一导轨(104)一端与上支撑板(102)相连,第一导轨(104)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与下支撑板(107)相连;
且升降杆(106)一端与移动板(103)相连,升降杆(106)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试验试样(114)的夹具(113),第一导轨(104)和导向孔均有若干个并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第一电机(101)驱动丝杠(105)转动,以使移动板(103)升降,以使升降杆(106)升降;
传送件还包括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滑块导轨(108)和第二滑块导轨(109),第二滑块导轨(109)一端与第一滑块导轨(108)相连,第二滑块导轨(109)另一端与下支撑板(10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部包括冷却体(111)和位于冷却体(111)上的测温仪(112),冷却体(111)内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分别与供气件(2)和制热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机(1)还包括分隔部,分隔部包括箱体(501)、第二电机(502)、第二导轨(503)、连接件(504)和堵头(505);
箱体(501)一端与冷却部相连,箱体(501)另一端与制热部相连,且箱体(501)上设有供传送件通过的通孔;
第二电机(502)固定在箱体(501)的侧壁上,且第二电机(502)的输出端与第二导轨(503)相连,堵头(505)通过连接件(504)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503)上;
箱体(501)内设有与堵头(505)相匹配的封堵坡(507),通孔穿过封堵坡(507);箱体(501)上还设有第一冷却管(506),第一冷却管(506)位于箱体(501)的近制热部端;
其中,第二电机(502)驱动堵头(505)沿第二导轨(503)往复滑动,堵头(505)与封堵坡(507)抵接时封堵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制热部包括加热炉(601)、第二冷却管(602)、机架(603)和调节支撑脚(604);
加热炉(601)放置在机架(603)上,且加热炉(601)的底面与调节支撑脚(604)相连;
第二冷却管(602)与加热炉(601)相连,以冷却加热炉(6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低温箱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低温箱(201)和第二低温箱(204);
第一低温箱(20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盘管(202)和第一储气罐(203);
第二低温箱(204)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盘管(205)和第二储气罐(2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气件(2)还包括第一气管、气压表(206)和泵体;
第一气管、低温箱和冷却部组成供气回路,气压表(206)和泵体均位于第一气管上,且泵体包括真空泵(208)和压力泵(2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7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