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汇流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9782.3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严金根;陈君;俞华;戴志强;宫乙帅;罗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一体化 综合 汇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汇流环结构,包括电滑环、水铰链、光纤滑环、支架和拨叉,其中电滑环位于综合汇流环的上端,与设备和水铰链连接,将设备的转动力矩传递给水铰链,在电滑环上设置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电缆、水管和光缆,电缆、水管和光缆穿过通孔后与需要接线的部件连接;水铰链位于综合汇流环的中部,与电滑环和光纤滑环连接,将电滑环的转动力矩传递给光纤滑环,在水铰链上设置第二通孔,用于穿设水管和光缆,水管和光缆穿过第二通孔后进入第一通孔;光纤滑环位于综合汇流环的下端,通过支架和拨叉与水铰链连接,在拨叉上设置缺口,用于穿设光缆,光缆穿过缺口和支架后进入第二通孔。本发明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适装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汇流环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汇流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综合汇流环在雷达、转台等旋转电子设备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并逐步成为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综合汇流环一般由电滑环、水铰链、光纤、波导旋转关节等模块组成,主要用于在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输电信号、流体介质、光信号和电磁信号等,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通过集成设计后又形成有机整体。为了保证综合汇流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可靠工作,必须充分考虑结构总体布局和局部细节设计,尽量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同时安装、维护方便,适装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汇流环结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汇流环结构,包括电滑环、水铰链、光纤滑环、支架和拨叉,其中
电滑环位于综合汇流环的上端,与设备和水铰链连接,用于将设备的转动力矩传递给水铰链,在电滑环上设置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电缆、水管和光缆,电缆、水管和光缆穿过通孔后与需要接线的部件连接;
水铰链位于综合汇流环的中部,与电滑环和光纤滑环连接,用于将电滑环的转动力矩传递给光纤滑环,在水铰链上设置第二通孔,用于穿设水管和光缆,水管和光缆穿过第二通孔后,进入第一通孔;
光纤滑环位于综合汇流环的下端,通过支架和拨叉与水铰链连接,在拨叉上设置缺口,用于穿设光缆,光缆穿过缺口后进入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滑第二下法兰,第二上法兰与设备固定结构连接,第二下法兰与水铰链定子连接;滑环转子设置上拨叉和下拨叉,上拨叉与设备转动结构进行配合,传递转动力矩,下拨叉与水铰链转子配合,传递转动力矩。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转子设置出线孔,出线孔方向朝下,转子出线从出线孔内伸出的线缆先朝下,再拐弯朝上,穿过电滑环的内部通孔,最终穿出电滑环到达需要接线的部位;所述滑环定子的定子出线,位于定子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铰链包括水铰链定子和水铰链转子,其中水铰链定子上端设置第三上法兰,与滑环定子的第二下法兰配合安装;水铰链定子下端设置第一下安装面,与拨叉配合安装;水铰链转子上端设置进出水口和拨叉孔,进出水口用于安装水管,拨叉孔与滑环转子的下拨叉配合,传递转动力矩;水铰链转子下端设置下第二安装面,与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铰链定子的周边均匀布置若干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滑环包括光纤定子和光纤转子,其中光纤定子设置拨叉槽,与拨叉和水铰链定子的第一下安装面配合,保持光纤定子与水铰链定子的相对静止;光纤转子设置安装法兰,与支架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置第一上法兰、第二下法兰,第一上法兰与水铰链转子的第二下安装面贴合,通过螺钉安装后与水铰链转子形成整体,第二下法兰与光纤转子的安装法兰贴合,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在圆周方向设置排液孔,保证上方有漏液时,液体不会在光纤滑环处积聚,能够通过排液孔流出综合汇流环的外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载火箭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STM32处理器的微波稳相传输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