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拉式基坑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0953.4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狄宏规;王炳龙;徐俊;胡彪;韩学芳;宋福贵;亓立志;周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王永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拉式基坑支护装置。一种对拉式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围护结构,还包括:锚定在所述围护结构内侧的锚定装置、连接所述锚定装置的拉索、由支撑于所述围护结构上方的横向支架、设于该横向支架上的中央控制器和安置在所述锚定装置上的位移监测装置构成的锚索控制一体化装置,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两侧的拉索,并接收所述位移监测装置发出的数据,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评估,自动调整拉索轴力。所述围护结构由地下连续墙构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支撑结构预应力的智能调整;大幅提高基坑施工效率;地区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拉式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大”、“长”、“深”基坑不断涌现,为了保持基坑稳定,通常在基坑施工中采用支护结构,以有效地给基坑提供支撑力,减少基坑的不平衡力。常见的支护结构有钢支撑、拉锚式支撑等,其中钢支撑存在预应力衰减、易脱落、安装拆卸繁琐等弊端,而且容易引发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而拉锚式支撑适应性较小,对于软土常因为锚固力不足等原因难以使用,而且当存在地下电缆、管线、周边有基础、地下室等障碍时无法应用。
以上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方便快捷、准确实用的对拉式基坑支护装置,它可以实现对支撑结构预应力的智能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拉式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围护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锚定在所述围护结构内侧的锚定装置、连接锚定装置的拉索、由支撑于所述围护结构上方的横向支架、设于该横向支架上的中央控制器和安置在所述锚定装置上的位移监测装置构成的锚索控制一体化装置,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两侧的拉索,并接收所述位移监测装置发出的数据,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评估,自动调整拉索轴力。
所述围护结构由地下连续墙构成。
还包括保证所述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混凝土横撑。
所述地下连续墙由矩形地下连续墙与T型地下连续墙相间布置而成,所述T型地下连续墙的外凸部布置有竖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与多个横向管道连通,在竖向管道与横向管道的交接处设有滑轮,所述拉索经由所述横向支架、竖向管道、滑轮和横向管道与所述锚定装置连接。
所述管道是PVC管道。
所述位移监测装置,由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组成。
所述横向支架由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拉式基坑支撑系统,基于无线传感器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自动监测基坑横移量,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基于所测位移数据对基坑变形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支撑轴力;同时将基坑横移量、支撑轴力情况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使技术人员无需值守便可实时便捷地获取基坑数据,保证其实时掌握基坑支撑的详细情况,实现信息化施工。当围护结构变形严重时进行预报警,以便现场施工人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避免由于基坑变形过大引起的安全事故。
(2)地区适应性好,本发明基于对拉式基坑支撑系统,采用自锚的传力方式,可以有效克服拉锚式支护结构的土层限制性,即使在土体性质较差的地区也可以使用。
(3)拉索可回收利用,当基坑内结构施工完成后,即可依次序拆卸锚定装置,最后利用中央控制装置回收拉索,而且拉索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工程造价。
(4)无内置钢支撑。通过拉索解除了传统基坑对内置钢支撑的依赖,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坑的支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坑的支护装置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0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