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PS位置信息判定车辆逆行违规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1016.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7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凯;常锋伟;梁凤龙;王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博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56 | 分类号: | G08G1/056;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s 位置 信息 判定 车辆 逆行 违规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GPS地理位置信息判定车辆逆行违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地图网格化步骤S1:将电子地图划分成多个网格,获得精细化的城市内部的主干路网格地图;
车道线绘制步骤S2:在网格地图中标记车道线,包括在主干路双向车道两侧标记车道线经纬度点,确定并记录左侧车道线和右侧车道线的正确行进方向;其中,同一方向车道线上的相邻标记点之间距离不大于GPS导航传感器的精度半径r;
标记点匹配步骤S3:GPS导航传感器获取车辆行驶轨迹上的原始点P1和原始点P2,将P1和P2分别投影到网格地图对应的车道上,为P1和P2匹配出网格地图上对应的标记点R和R’;
逆行判断步骤S4:根据两个标记点R和R’的位置变化确定车辆行进方向,判断该车辆行进方向是否与车道线正常行进方向一致,若一致,则为正常行驶,否则为逆行行驶;
在标记点匹配步骤S3中,所述为P1和P2匹配出网格地图上对应的标记点R和R’的步骤包括:以原始点P1和P2为圆心,判断在精度半径r内有无车道线标记点;若无标记点,则舍弃该原始点数据,若有标记点,则使用最短距离算法求P1和P2到精度半径r内的每个标记点的距离;将与点P1距离最短的标记点R作为与其匹配的标记点,将与点P2距离最短的标记点R’作为与其匹配的标记点;
所述精度半径r取值为5米;所述最短距离算法的公式为:其中,(x,y)为车辆原始点坐标,(xi,yi)为精度半径r内的标记点的坐标;
所述逆行判断步骤S4中,在判断该车辆行进方向是否与车道线正常行进方向一致前,先判断车辆行进方向是否为变道;若未变道,则当车辆行进方向与车道正确行进方向一致时,判断其为正常顺行;当车辆行进方向与车道正确行进方向相反时,判断其为逆行;若判断车辆行进方向为变道,再判断变道后的行进方向与新车道的车道正确行进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为正常变道顺行;若相反,判断其为变道逆行。
2.一种基于GPS地理位置信息判定车辆逆行违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单元:
地图网格化单元:将电子地图划分成多个网格,获得精细化的城市内部的主干路网格地图;
车道线绘制单元:在网格地图中标记车道线,包括在主干路双向车道两侧标记车道线经纬度点,确定并记录左侧车道线和右侧车道线的正确行进方向;其中,同一方向车道线上的相邻标记点之间距离不大于GPS导航传感器的精度半径r;
标记点匹配单元:GPS导航传感器获取车辆行驶轨迹上的原始点P1和原始点P2,将P1和P2分别投影到网格地图对应的车道上,为P1和P2匹配出网格地图上对应的标记点R和R’;
逆行判断单元:根据两个标记点R和R’的位置变化确定车辆行进方向,判断该车辆行进方向是否与车道线正常行进方向一致,若一致,则为正常行驶,否则为逆行行驶;
在标记点匹配单元中,所述为P1和P2匹配出网格地图上对应的标记点R和R’的步骤包括:以原始点P1和P2为圆心,判断在精度半径r内有无车道线标记点;若无标记点,则舍弃该原始点数据,若有标记点,则使用最短距离算法求P1和P2到精度半径r内的每个标记点的距离;将与点P1距离最短的标记点R作为与其匹配的标记点,将与点P2距离最短的标记点R’作为与其匹配的标记点;
所述逆行判断单元中,在判断该车辆行进方向是否与车道线正常行进方向一致前,先判断车辆行进方向是否为变道;若未变道,则当车辆行进方向与车道正确行进方向一致时,判断其为正常顺行;当车辆行进方向与车道正确行进方向相反时,判断其为逆行;若判断车辆行进方向为变道,再判断变道后的行进方向与新车道的车道正确行进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为正常变道顺行;若相反,判断其为变道逆行;
所述精度半径r取值为5米;所述最短距离算法的公式为:其中,(x,y)为车辆原始点坐标,(xi,yi)为精度半径r内的标记点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博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博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10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