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碘废物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1089.X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鑫;刘刈;张振涛;郑文俊;张兴旺;孙琦;陈艳;孙润杰;张立军;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F9/30 | 分类号: | G21F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废物 方钠石基 陶瓷 玻璃 双重 固化 方法 | ||
1.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4A沸石球磨,球磨后4A沸石粉末粒径小于0.1mm,其中4A沸石的分子式为Na12[Al12Si12O48]·27H2O;
(2)将步骤(1)得到的4A沸石粉末与浓度为1~1.5mol/L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并在加热状态下搅拌,待银离子与4A沸石中的Na离子交换反应完全后将溶液烘干后得到银离子交换沸石;其中交换反应的反应式为:
(Na12[Al12Si12O48]·27H2O+12AgNO3→Ag12[Al12Si12O48]·27H2O+12NaNO3);
(3)将步骤(2)得到的银离子交换沸石、含放射性碘的碘化银、硼酸盐玻璃粉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并通过胶体磨研磨;
(4)将胶体磨研磨后的浆液通过置入水解反应容器中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温度为150~300℃,时间为5~24h,水解反应的同时将水解产物烘干;
(5)将步骤(4)烘干后的产物进行两步热处理,其中热处理的温度550~900℃,即可得到含碘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固化烧结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为硼酸盐玻璃粉,其中该硼酸盐玻璃粉中,按照质量百分数计,氧化硼40~70%、氧化铋22~48%、氧化锌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球磨条件为300~500r/min,球磨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硝酸银物质的量超过反应计量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80~90℃,搅拌时间为2~3d,烘干温度为120~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胶体磨研磨的时间为3~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银离子交换沸石、碘化银、玻璃粉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分别为66~78wt.%,14~17wt.%,5~2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浆液是通过蠕动泵注入到水解反应容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热处理是在马弗炉内进行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在550~600℃下进行15~18h的预热处理,促使AgI进入银离子交换沸石晶格;第二步是在700~900℃常压烧结1~2h,得到放射性碘废物的固化烧结体,反应原理为Ag12Al12Si12O48+4AgI→2Ag8Al6Si6O24I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合物与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4~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钠石基陶瓷-玻璃双重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热处理过程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10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