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1264.5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兆卓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2 | 分类号: | H05B45/12;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dc 电线 传输 数字信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LED调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及系统,所述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系统包括:感测PWM信号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亮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显示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信号通信模块、PWM信号调制模块、电压调整模块、整流模块和发光模块。本发明中电压调整模块通过电压调整电路,对电源输出到LED灯的电压进行调整。发光模块中LED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PWM信号控制LED发光。本发明通过感测PWM信号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亮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实现多种参数的检测,能够有效控制LED发光的亮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调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LED的优点如下:LED基本上是一块很小的晶片被封装在环氧树脂里面,所以它非常小,非常轻。LED耗电相当低,直流驱动,超低功耗(单管0.03-0.06瓦),电光功率转换接近30%。一般来说LED的工作电压是2-3.6V,工作电流是0.02-0.03A;这就是说,它消耗的电能不超过0.1W,相同照明效果比传统光源节能近80%。LED光源为长寿灯,它为固体冷光源,环氧树脂封装,灯体内也没有松动的部分,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热沉积、光衰等缺点,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使用寿命可达6万到10万小时,比传统光源寿命长10倍以上。LED使用冷发光技术,发热量比普通照明灯具低很多。LED是由无毒的材料作成,不像荧光灯含水银会造成污染,同时LED也可以回收再利用。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眩光小,冷光源,可以安全触摸,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LED被完全封装在环氧树脂里面,比灯泡和荧光灯管都坚固。灯体内也没有松动的部分,使得LED不易损坏。为了调整LED的发光,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技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方法不能实现多种参数的检测,降低了LED发光精度的控制,并且降低了LED发光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方法不能实现多种参数的检测,降低了LED发光精度的控制,并且降低了LED发光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所述通过DC供电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感测PWM信号模块通过PWM信号检测电路,检测LED发光电路的PWM信号;电压检测模块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LED发光电路的电压数值;电流检测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LED发光电路的电流数值;
步骤二,亮度检测模块通过在LED外侧固定有亮度检测仪,对LED的亮度进行检测,并进行评估;
步骤三,中央控制模块分别控制与感测PWM信号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亮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显示模块、信号通信模块、PWM信号调制模块、电压调整模块、整流模块和发光模块各个模块的正常运行;
步骤四,PWM信号调制模块通过PWM信号调制电路对输出的电路进行PWM信号的频率和宽度进行调整;电压调整模块通过电压调整电路,对电源输出到LED灯的电压进行调整;整流模块通过电流调整电路,对电源输出到LED灯的电流进行调整;
步骤五,电源模块为整体系统提供电能,发光模块利用LED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PWM信号控制LED发光;
步骤六,中央处理模块通过DC引脚与信号通信模块连接,用以信号的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兆卓电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兆卓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1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