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锰钢冷轧镀锌板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2155.5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3C2/06;C23C2/40;C21D6/00;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276005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锰钢 冷轧 镀锌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锰钢冷轧镀锌板及其生产工艺,所述中锰钢冷轧镀锌板以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包括C:0.05~0.20%,Si:0.02~0.50%,Mn:4.0~10.0%,Al:0.02~0.06%,Nb:0.010~0.060%,V:0.01~0.10%,P≤0.015%,S≤0.010%,N≤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生产工艺包括,冶炼工序;热轧工序;退火工序;酸轧工序;热镀锌退火工序。本发明制备的中锰钢冷轧镀锌板,屈服强度为500~700MPa,抗拉强度为750~900MPa,伸长率(A)为20.0~40.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锰钢冷轧镀锌板及其生产工艺,属于中锰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汽车用钢朝着高强钢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中锰钢的问世,为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升带来了希望。中锰钢通常采用“逆相变(austenite reverted transformation)”的工艺思路,所谓逆相变工艺是指钢板经过淬火、热轧冷却后,钢中没有奥氏体相,通过后期临界区间温度退火获得一定比例的奥氏体相,来实现材料强韧性的匹配。
汽车零件在要求轻量化、节能、降耗的同时,还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通常地,未镀层钢板在没有真空或气体保护的环境下进行高温热处理、转运、成形的过程中会产生表面氧化现象。当前,热镀锌是汽车零件防腐性能提升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其广泛地应用于高强IF钢、烘烤硬化钢、双相钢、TRIP钢、复相钢、QP钢等。但有关中锰钢冷轧热镀锌板工艺技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综合考虑中锰钢镀锌性能和焊接性能等因素。通过优化中锰钢化学成分设计及热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中锰钢冷轧镀锌板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碳:作为中锰钢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决定了钢板的强度、塑性和成形性能。C含量过低时,奥氏体的稳定性和马氏体淬硬性下降;C含量过高时,铁-锌反应愈剧烈,铁-锌合金层变厚,使镀锌层粘附性变差且含碳高的镀锌原板,若退火温度太高,碳会在钢板表面富集,形成渗碳体,从而提高钢板表面张力,降低锌液对钢表面的浸润能力,使锌液不能在钢板表面均匀流动,形成锌瘤缺陷。同时材料焊接性能也会下降。
硅:能固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提高钢的强度,其作用仅次于C、P,还可以抑制铁素体中碳化物的析出,使固溶C原子充分向奥氏体中富集,从而提高其稳定性。但硅含量过高时易在退火过程中向表面富集形成SiO2,从而导致漏镀等表面缺陷。通过提高还原温度,延长还原时间,提高保护气氛中的氢气含量,或提高带钢入锌锅温度,可抑制硅的表面富集作用,热轧板表面SiO2得到充分还原,可使锌层的粘附性得到改善。
锰:主要的奥氏体化元素,对后期逆相变工艺中退火温度的选择、产生奥氏体的比例都有很大的影响。
铝:钢中常见的脱氧剂,同时可以形成AlN钉扎晶界,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在连续退火时,Al也易在带钢表面富集,形成氧化物质点,降低钢板对锌液的浸润性。
铌:在钢中主要以NbC形式存在,具有显著晶粒细化和弥散沉淀强化的作用。在热镀锌退火加热过程中,未溶解NbC颗粒可以钉扎铁素体晶界,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钒:在钢中主要以VC形式存在,具有显著晶粒细化和弥散沉淀强化的作用。在热镀锌退火加热过程中,未溶解VC颗粒可以钉扎铁素体晶界,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一种中锰钢冷轧镀锌板: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包括C:0.05~0.20%,Si:0.02~0.50%,Mn:4.0~10.0%,Al:0.02~0.06%,Nb:0.010~0.060%,V:0.01~0.10%,P≤0.015%,S≤0.010%,N≤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