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役航空发动机再利用的智能寿命延长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2468.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海;陈昌刚;魏佳加;张相毅;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04;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王营超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役 航空发动机 再利用 智能 寿命 延长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退役航空发动机再利用的智能寿命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热机械疲劳寿命模型
以涡轮导向叶片作为代表发动机寿命的寿命限制部件,根据发动机性能参数和涡轮导向叶片材料特性参数,建立热机械疲劳寿命模型;
S2:设计加速度限制计划
限制发动机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在加速前期、加速中期、加速后期分别设计不同的加速度限制计划;
S3:优化加速度限制计划
以延长寿命和提高动态性能为目的,采用评价函数法构造目标函数,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
S4:延寿控制规律
将热机械疲劳寿命模型、加速度限制计划加入主控制器中,与发动机整机模型进行联合仿真,通过不断优化迭代获取加速度限制计划中的各个参数值,确定最终的加速度限制计划即为延寿控制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役航空发动机再利用的智能寿命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热机械疲劳寿命模型具体是:
选取涡轮导向叶片来作为代表发动机寿命的寿命限制部件,建立相应的疲劳寿命模型;其中,热机械疲劳应力包括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机械应力为涡轮导向叶片单位面积所承受的附加内力,与叶片表面压强呈正相关,机械应力σmech采用下式(1)进行计算
式中,P41和P45分别为涡轮前和涡轮后压力,P0为涡轮初始压力;
热应力σthermal采用下式(2)进行计算
式中,α为叶片材料线膨胀系数;E为材料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计算通过温度进行拟合;T41和T45分别为涡轮前和涡轮后温度,T0为叶片初始温度;
总应力σtotal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线性叠加,如式(3)
σtotal=σmech+σthermal (3)
涡轮导向叶片的总应力差Δσtotal为
获得叶片的总应力差后,总应变差Δεtotal通过式(5)计算:
式中,K′为循环强度系数,n′为循环应变硬化指数;
在获取部件总应变差之后,采用Manson-Coffin公式进行疲劳寿命的计算,如式(6):
式中,σ′f为疲劳强度系数,b为疲劳强度指数,ε′f为疲劳延性系数,c为疲劳延性指数;
考虑涡轮叶片的蠕变损伤,实际寿命N′f为
N′f=0.1Nf (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役航空发动机再利用的智能寿命延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是:
选择总应变差Δεtotal作为代表叶片寿命的直接因素,作为目标函数,如式(8)所示:
J1=Δεtotal (8)
采用时间乘误差积分准则作为目标函数,如式(9)所示:
式中,nr为期望转速,n(t)为发动机实际转速;
采用评价函数法,将其转化为单目标优化,如式(10)所示:
Jfitness=α·J1+(1-α)·J2 (10)
其中,α为权值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4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