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裹膜、电池组件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2721.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郭仁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 | 分类号: | H01M50/20;H01M10/42;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包裹 组件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裹膜、电池组件和终端。电池包裹膜的第一平面上设置第一胶点区和第二胶点区,以用于连接电池与电池包裹膜。第一胶点区对应于壳体上第一平面的凸起区,第二胶点区对应于壳体上第一平面的凹陷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电池组件中通过在壳体的凸起区,包裹膜对应该区打稀疏的胶点,在壳体凹陷区,包裹膜对应该区打密集胶点,保证电池组件的电池受力均匀,易于拆卸。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07886.6、发明名称为一种电池组件及移动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裹膜、电池组件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的电池复用技术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手段。电池复用技术是指将电池通过使用包裹膜包裹,并且将该包裹膜从电池上撕除后,该电池还可以再次被使用的技术,该技术实现了电池的拆卸复用。传统上,电池使用的包裹膜上设计有均匀点状粘胶(即打胶点),以用来承受电池受力,如图1所示。通常,包裹膜具有内外两个表面,内表面称为第一表面,外表面称为第二表面,包裹膜的第一表面上设置均匀的点状粘胶,将包裹膜的第一表面贴附于电池上,用滚轮在包裹膜的第二表面上进行滚压,从而完成包裹膜包裹电池的过程。包裹膜包裹完电池后,安装在电池组件的壳体内。
然而,为了安置电池组件的内部排线,电池组件的壳体设置成凹凸结构,在凹陷位置安置排线。针对具有凹凸结构的壳体,均匀打胶点的包裹膜与该壳体接触时,会出现壳体突起位置粘接强度较强,凹陷位置粘接强度较弱的情况。由于壳体表面不均匀,导致受力不均匀,在进行包裹膜与电池的撕除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电池表面受到损坏,以及在电池组件在滚动或跌落的状况下,电池出现形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裹膜、电池组件和终端。电池组件中电池包裹膜的胶点稀疏区对应于电池组件的壳体的凸起区,电池包裹膜的胶点密集区对应于电池组件的壳体的凹陷区,保证电池组件中的电池受力均匀,易于拆卸。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裹膜,电池包裹膜的第一平面上设置第一胶点区和第二胶点区,以用于连接电池与电池包裹膜。
第一胶点区对应于壳体上第一平面的凸起区,第二胶点区对应于壳体上第一平面的凹陷区。
在一个可选的可实现中,第一胶点区中胶点的点胶量少于第二胶点区中胶点的点胶量。
在一个可选的可实现中,当第一胶点区中每个胶点的点胶量与第二胶点区中每个胶点的点胶量不相同时,第一胶点区中每个胶点的点胶量小于第二胶点区中每个胶点的点胶量。
在一个可选的可实现中,当第一胶点区中每个胶点的点胶量与第二胶点区中每个胶点的点胶量相同时,第一胶点区中胶点的个数少于第二胶点区中胶点的个数。
在一个可选的可实现中,第一胶点区的点胶量为零。
在一个可选的可实现中,第一胶点区中的胶点使用第一材质,第二胶点区中的胶点使用第二材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可以包括电池、壳体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裹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提供的一种包裹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裹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裹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裹膜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