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微波针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2983.9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代洪宾;周洁;彭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和成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微波 针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微波针灸仪,涉及针灸仪领域。该中医微波针灸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且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且成中心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且靠近两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伸缩件的外表面且位于移动块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恢复弹簧。通过对仪器固定结构的合理设计,使得仪器在进行检修时能够快速的实现拆卸,进而能够方便检修的过程,并且操作简单,能够大大增加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灸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微波针灸仪。
背景技术
微波针灸仪使用时把微波天线接到针柄上,向穴位注入微波或直接照射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现代微波技术同传统针灸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颖的针灸疗法。
就目前而言,现在的微波针灸仪整体装置是采用许多的螺钉进行固定的,当装置出现故障需要拆卸进行修检时需要长时间的松卸螺钉,才能够进行检修,此过程需要耽误较多的时间,耽误工作的进行,并且一般的微波针灸仪其功能也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微波针灸仪,解决了现在所使用的微波针灸仪在检修时需要耽误较多的时间进行拆卸,进而耽误工作的进行,并且一般的微波针灸仪其功能也比较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微波针灸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且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且成中心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且靠近两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伸缩件的外表面且位于移动块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恢复弹簧,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且位于移动块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移动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且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排热扇。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脚垫。
优选的,所述插接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部并与第二凹槽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插接杆与第二凹槽的接触处涂抹有油脂。
优选的,所述插接板的位置与第一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插接板的两侧壁且与插接杆的顶部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结构为凸轮结构,所述转轮的位置位于移动块的下方,所述转轴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装置主体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开设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所述储物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抽拉杆。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壁与排热扇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且位于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设置有操作键,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且位于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壁且位于排热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页岩气钻进式取心液压马达
- 下一篇:一种管件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