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柔性缝口线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3030.4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崔四明;魏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7/04 | 分类号: | A61L17/04;A61L17/00;A61L17/08;A61L17/10;A61L1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王俊晓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缝口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柔性缝口线及其生产工艺,并在制备缝口线的过程中制备了一种抗菌剂,该抗菌剂以壳聚糖为载体搭载中间体5制得,当缝口线缝合伤口时,伤口处细胞能够现将微囊上的羧甲基纤维素吸收,使得微囊崩解,释放胶原蛋白和抑菌剂,抑菌剂为凝胶状,能够附着在伤口表面,使得中间体5释放,中间体5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干扰DNA复制造成细菌死亡,同时中间体5能够破坏细胞浆膜,使细菌内容物流失,造成细菌死亡,进而保证了伤口缝合处不会出现细菌感染,增加了伤口愈合的速度,且该缝口线柔性好,易于伤口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口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柔性缝口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缝口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用于伤口结扎、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一种特殊用线。根据其生物降解性能可分为两类: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可吸收线缝合线包括天然纤维及合成高分子类缝合线。
现有的缝口线在缝合伤口后,由于部分伤口较深,使得伤口愈合时间较长,给受伤者带来极大不便,且伤口处易滋生细菌,使得伤口出现二次伤害,进而增加了伤口愈合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缝口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缝口线在缝合伤口后,由于部分伤口较深,使得伤口愈合时间较长,给受伤者带来极大不便,且伤口处易滋生细菌,使得伤口出现二次伤害,进而增加了伤口愈合的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柔性缝口线,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鱼皮进行粉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浸泡20-25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用盐酸溶液进行搅拌20-25h后,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至pH值为7,用乙醚溶液浸泡20-25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用乙酸溶液进行浸泡2-3天后,在转速为5000-6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10-15min,取上清液,在温度为零下15-20℃的条件下,冻干制得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用Novo蛋白酶,在温度为45℃,pH值为9的条件下,进行酶解,制得胶原蛋白肽;
步骤S2:将蒙脱土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3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至表面不残留有氯离子后,将滤饼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在转速为800-10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5-8h后,在转速为6000-8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10-15min,去除上清液,制得改性蒙脱土;
步骤S3:将壳聚糖和醋酸溶液进行混合,至壳聚糖完全溶解,制得壳聚糖溶液,制得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制得壳聚糖纤维,将壳聚糖纤维浸泡在甲苯中,加入步骤S2制得的改性蒙脱土和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在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进行烘干,制得预纤维;
步骤S4: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将司盘80和液态石蜡,在转速为300-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混合均匀后,滴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继续搅拌5-15min后,加入步骤S1制得的胶原蛋白肽和抑菌剂,加入甲醛溶液继续搅拌10-15min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8-9,继续搅拌至无沉淀生成,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进行烘干制得微囊;
步骤S5:将微囊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加入步骤S3制得的预纤维,在频率为3-5kHz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2-3h后,过滤去除滤液,制得高柔性缝口线。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3mol/L,乙醚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乙酸溶液的浓度为0.5-0.8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FPGA的亚稳态真随机数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中空玻璃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