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应力仿真的整机加速贮存试验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3523.8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军;张逊;姜年朝;王海朋;范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02;G06F119/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应力 仿真 整机 加速 贮存 试验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结合应力仿真的整机加速贮存试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该整机的贮存环境分析,确定加速贮存试验应力种类:
分析预期贮存环境对整机产品贮存可靠性的影响,确定在整个贮存寿命周期T内,影响较大的敏感应力种类及可能的贮存失效模式;
步骤2、通过应力仿真确定贮存薄弱环节:
对该整机开展敏感应力下的有限元仿真,预测产品的贮存薄弱环节;将该薄弱环节作为整机加速贮存试验时的重点考核对象及贮存寿命定量评估时的基准;
步骤3、通过应力仿真确定试验应力水平范围:
采用应力仿真的方法分析整机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该薄弱环节可承受的最大应力载荷,在响应水平达到强度极限时,所对应的仿真加载应力水平Gmax作为后续开展加速贮存试验的上限;实际贮存环境下的应力水平G1作为加速贮存试验的下限,即开展加速贮存试验时所选取的应力水平在(G1,Gmax)区间内;
步骤4、通过应力仿真确定试验加速因子,以确定试验时间:
将薄弱环节的加速因子视为整机的加速因子,分别仿真得到整机在实际贮存环境应力水平G1与预设加载试验应力水平G2(G1<G2<Gmax)下薄弱环节处的应力响应水平S1与S2,并根据薄弱环节的材料疲劳S-N曲线,可查得其在上述两种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循环次数N1与N2,从而得到整机的加速因子AF=N1/N2,或根据对应失效机理的加速模型计算得出两种应力水平的加速因子AF,从而可根据加速因子得到加速贮存试验时间t=T/AF;
步骤5、根据步骤3得到的试验应力水平范围和步骤4得到的加速试验时间t,可完成该整机的加速贮存试验设计,并进行整机加速贮存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应力仿真的整机加速贮存试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仿真为振动应力仿真、热应力仿真、疲劳应力仿真或多应力耦合仿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应力仿真的整机加速贮存试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应力仿真确定试验加速因子也可结合该应力下的加速模型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应力仿真的整机加速贮存试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模型为阿伦尼斯模型、艾琳模型、逆幂律模型、对数模型或累积损伤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5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