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线有砟铁路轨道不平顺性的消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3552.4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祥;郑子天;刘志鹏;陈海军;梅熙;赵龙;杨锋;刘畅;胥海燕;赵有兵;刘志;孔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铁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4 | 分类号: | B61L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线有砟 铁路 轨道 平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既有线有砟铁路轨道不平顺性的消缺方法,应用于铁路轨道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轨道不平顺性的消缺技术不适用于没有CPII、CPIII控制网既有线轨道不平顺性的消缺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既有线测量出起点的里程,每间隔1公里左右做标记并测量标志点里程;然后采用具有双里程计设计的惯导小车采集轨道的相对信息,并记录标志点里程信息,然后根据标志点实际里程对双里程计误差进行平均分配,以获得轨道实测点的准确里程;其次以标志点处的平面和高程偏差为0点对轨道数据进行计算,获得轨道的实测线性;从而得到大机需要的起道量和拨道量;实现无需依赖CPII、CPIII控制网,即可达到快速测量既有线有砟轨道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轨道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颁布后,既有铁路有砟段才建立CPIII控制网。2009年前建设的铁路没有CPIII控制网,不能利用惯导小车等设备对轨道数据进行采集。随着惯导技术的进步,现有的惯导系统已经具备较高的精度,因此能够长距离的对轨道进行测量。在《一种轨道平顺性检测分析的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9823362A)中详细叙述了120米进行自由设站的约束方法能够满足高精度的轨道测量需要。
现有技术:(1)采用GNSS、全站仪等设备采集轨道中线坐标或者低轨高程,然后进行分析。(2)基于CPII、CPIII控制网,利用静态轨检小车或者惯导小车对轨道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分析出调整量。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控制网测量大量的轨道点,然后进行分析,即使是惯导小车仍需要120米设一次站。大多数既有线没有CPII、CPIII控制网,建立控制网需要时间跟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不依赖于CPII、CPIII控制网进行轨道不平顺性消缺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既有线有砟铁路轨道不平顺性的消缺方法,包括:
S1、在既有线首先测量出起点的里程,每间隔1公里左右做标记,并测量出标志点的里程;
S2、采用具有双里程计设计的惯导小车采集轨道的相对信息,在标志点处停留并记录标志点里程信息,根据步骤S1测量得到的标志点的里程,对双里程计进行误差分配;
S3、根据步骤S2的误差分配结果,获得实测点的里程;
S4、以标志点处的平面和高程偏差为0点对轨道数据进行计算,获得轨道的实测线性;
S5、根据步骤S4获得的轨道的实测线性,得到大机需要的起道量和拨道量。
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为:采用GNSS RTK技术获得标记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出该标记点的里程。
更进一步地,步骤S1计算的里程精度小于或等于2厘米。
进一步地,步骤S2还包括:分别对双里程计记录的所有标志点的里程求平均值,若双里程计各自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0.5米,则对双里程计进行校正。
进一步地,所述双里程计测量精度为1/2000-1/1000。
进一步地,步骤S4还包括:在测量标记点里程时,同时测量标记点的平面和高程偏差,并采用其偏差对轨道测量数据进行约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无需依赖CPII、CPIII控制网,即可达到快速测量既有线有砟轨道测量,为既有线有砟铁路轨道不平顺性的消缺提供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大量节约CPIII控制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有砟轨道既有线路轨道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案流程图;
图2为绝对测量与本发明方法获得的相对测量平面偏差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铁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铁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