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药品包装复合膜及其干式复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3586.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柏金枝;张华江;黄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15/09;B32B15/20;B32B27/32;B32B27/36;B32B37/12;B32B38/0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严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药品包装 复合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药品包装复合膜及其干式复合工艺,解决了现有的干式复合工艺中由于溶剂去除不彻底或者溶剂去除过程中,水分进入,容易造成复合膜起泡,影响复合膜之间的结合力和增加溶剂残留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开启干式复合机和引风机,导辊运动带动烘道内的助流器运转,并且预热烘道使其达到预设温度;(2)外层膜涂胶;(3)涂胶完成后,外层膜进入烘道中进行溶剂挥发;(4)外层膜与阻隔层膜复合得到外层‑阻隔膜中间品;(5)热封层膜涂胶;(6)涂胶完成后,进入烘道中进行溶剂挥发;(7)将外层‑阻隔膜中间品与热封层膜进行复合得到液体药品包装复合膜。本发明具有溶剂挥发快,烘道内水分去除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药品包装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药品包装复合膜及其干式复合工艺。
背景技术
液体药品由于对阻隔性等具有更高的要求,目前采用的主要包装仍然是采用较厚的阻隔性能更好的玻璃瓶、塑料瓶或者复合硬片制成的塑料管。
对于复合膜,由于膜层较薄,要能满足液体药品包装的使用,对复合工艺提出的要求更高。
一是对于复合膜的结构,要求外层的耐候性好,中间层的阻隔性好,以及内层的热封性能好,而且膜层与膜层之间的结合力要大。
在复合工艺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结合力,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干式复合工艺,干式复合工艺是指粘合剂在干的状态下进行复合的一种方法,是先在一种基材上涂好黏合剂,经过烘道干燥,将黏合剂中的溶剂全部烘干,在加热状态下将黏合剂熔化,再将另一种基材与之贴合,然后经熟化处理后生产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的过程。干式复合工艺中使用的胶粘剂是有溶剂胶粘剂,一般采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能更好地调节胶粘剂的粘度,使其粘接性更好,复合膜之前的结合力更强。
在干式复合工艺中,溶剂的去除对复合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果胶粘剂干燥不够充分,溶剂挥发不彻底,复合膜就会产生小气泡,而干燥温度太高,又会使胶粘剂气泡,或者使胶层表皮结膜,阻碍膜基材涂胶层内部溶剂的挥发,溶剂挥发不完全,同样会使得复合膜气泡。另外,烘道中的排风量也是影响溶剂挥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进风量和排风量需要均衡,才能使得溶剂更好地挥发且不带入水分。
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摸索,目前干式复合机的烘道一般采用三段式烘道,第一烘道的温度为50-60℃,第二烘道的温度为60-70℃,第三烘道的温度为70-80℃。
但是,现有的烘道仍然存在进风量和排风量较难均衡,气流与溶剂接触不够充分容易导致溶剂挥发太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在涂布辊与烘道之间设置一个预排风装置,增大排风量,但是由于这阶段的排风量太大,又容易引起该段的溶剂挥发过量,在南方的夏季,车间湿气较重,特别容易因为溶剂过度挥发导致膜层的温度下降太多而引起空气中的水分混入,水分混入吸附在胶粘剂上,会与胶粘剂中的-NCO基团反应,放出CO2在复合过程中产生气泡,影响复合膜的膜层之间的结合力。
因此,有必要基于现有技术的问题,对干式复合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干式复合工艺中由于溶剂去除不彻底或者溶剂去除过程中,水分进入,容易造成复合膜起泡,影响复合膜之间的结合力和增加溶剂残留。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体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干式复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干式复合机和引风机,导辊运动带动烘道内的助流器运转,并且预热烘道使其达到预设温度;
步骤2:将外层膜进行涂胶,涂胶前用有机溶剂调节胶粘剂的粘度;
步骤3:涂胶完成后,通过走膜单元使得外层膜进入烘道中进行溶剂挥发;
步骤4:外层膜与阻隔层膜复合得到外层-阻隔膜中间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