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激光探测系统密封舱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3691.7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裴崇雷;金东东;纪春恒;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0;B63G8/3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郝晓霞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激光 探测 系统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激光探测系统密封舱体,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前端盖、筒体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上开设光源窗口与成像窗口,所述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处分别设有光源玻璃和成像玻璃,所述光源玻璃和成像玻璃通过压环分别密封压紧于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处,所述压环上与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插接件;本发明合理设置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提高了水下成像的效果;通过压环将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轴向密封,并采用径向密封的方式将前端盖、后端盖与筒体连接处密封,将舱体内部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提高了舱体整体的防水密封效果;强度高、水下抗压性强、体积小、水下零重力、防腐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激光探测系统密封舱体。
背景技术
水下激光探测成像技术在海洋开发、深海探测、海洋作业、渔船打捞及救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密封舱体作为探测系统的“保护罩”,需要提供激光出光窗口、探测接收窗口及供电、信号传输等接口,同时要承受不同水深压力及防水密封、耐腐蚀等恶劣水下条件,为水下光电探测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和环境。
水下光学设备舱体必须具备耐压性、密封防水、抗腐蚀性、小型化及高可靠性等要求,使其相对空气中光学成像设备具有完全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水下光学设备具有激光发射和成像接收条件,因此必须满足水下光学设备舱体上开窗密封要求。普通的水下设备舱体结构难以水下便携式小型化,耐压深度不足,开窗结构复杂且影响激光探测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激光探测系统密封舱体,采用圆筒式水下密封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性抗压强度和良好的水下密封性,适用于水下激光探测成像及环境测试,性能稳定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激光探测系统密封舱体,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前端盖、筒体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上开设光源窗口与成像窗口,所述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处分别设有光源玻璃和成像玻璃,所述光源玻璃和成像玻璃通过压环分别密封压紧于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处,所述压环上与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插接件。
前端盖为水下激光探测系统密封舱体的前端,在前端盖上开设有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光源窗口用于舱体内的成像设备激光透过窗口照射到目标物体上,照在目标物体上的反射光透过成像窗口进入舱体成像设备内,两个窗口是水下成像的关键结构;通过压环将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密封,提高了设备防水密封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外侧均为沉孔,所述光源玻璃和成像玻璃分别设于所述沉孔内;沉孔的台阶面上分别沿光源窗口和成像窗口周向开设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压环通过螺栓与前端盖固定连接,将第一密封圈压紧于光源玻璃与第一密封槽之间,第二密封圈压紧于成像玻璃与第二密封槽之间;沉孔的设计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轴向密封的方式,将舱体内部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进一步提高了舱体防水密封的效果;安装简便牢固、易拆卸维修。
优选地,所述前端盖、后端盖的侧壁分别与筒体内壁接触密封,前端盖、后端盖的侧壁沿周向分别开设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内分别设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压紧于第三密封槽与筒体内壁之间,第四密封圈压紧于第四密封槽与筒体内壁之间;采用径向密封的方式,将前端盖、后端盖与筒体连接处密封,提高了舱体整体的水下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筒体两侧固定连接便携提手,所述便携提手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筒体两端,两端的螺栓穿过筒体分别拧紧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便携提手使水下携带使用更加方便,并且,固定便携提手的螺栓穿过筒体分别拧紧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这样的设计使螺栓合理利用了前端盖、后端盖与筒体处的密封,避免了在螺栓处再次进行密封,同时防止便携提手直接对筒体拉扯,防止筒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膏灌装用加热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粉膏生产工艺
- 下一篇:自吻合出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