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3913.5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江;程永友;费强;吴文能;常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K67/033;A01G13/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55000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园 生物 方法 | ||
1.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茶苗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方式,种植行间距保持2-3m以形成主道,沿主道两旁构建防护带;
S2、所述防护带处载种有覆荫树,所述覆阴树底部缠绕有伴生植株;
S3、所述种植行弯道拐角处放置黑卵蜂的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位于覆荫树的树冠滴水线内围,培养箱的顶部为坡顶,所述坡顶带有漏口,且漏口下方承接有分水组件,且培养箱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分割有蓄水层和养殖层,所述蓄水层放置分水组件,蓄水层与养殖层的交汇处带有过滤模组;
S4、观察检测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此时湿度调节通过分水组件自动进行,分水组件沿漏口至蓄水层依次带有蓄水部、长颈部和承接部,所述蓄水部包裹于漏口处,且蓄水部呈兜口状,承接部包括连通长颈部的集水瓶,所述集水瓶的径向两侧都带有缺口,缺口处铰接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伸出缺口处朝下倾斜,引流板位于集水瓶内的部分相互聚拢;
S5、于春季和秋季进行黑卵蜂的放蜂操作,对茶园虫害进行清除,并在雨季将培养箱四周围绕防水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瓶沿长颈部逐渐聚拢,且集水瓶与长颈部一体制造,集水瓶的缺口位于集水瓶底部三分之一处,且相互聚拢的引流板与集水瓶底部之间围成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之合小于长颈部的宽度,所述蓄水部粘合于漏口四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至养殖层逐渐收束,过滤模组粘接于蓄水层最末端,且过滤模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海绵层和滤网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瓶的周向卡合有圆环,所述圆环径向两端挂接于蓄水箱两端,且圆环位于引流板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伴生植物包括爬地兰、黄花茶和伏地草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园的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流板与缺口处的采用横向的圆头销铰接,圆头销表面缠绕有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9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补水阀
- 下一篇:一种海洋油污实时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