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潮防渗型外墙面砖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3949.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3/26;B32B3/22;B32B3/08;B32B3/28;B32B17/02;B32B17/06;B32B27/32;B32B27/06;E04F13/072;E04F13/075;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刘茂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外墙 面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潮防渗型外墙面砖,属于外墙面砖防渗技术领域,通过防渗饰面层、抗潮面板层、防渗内板层、衔接层由内至外层层嵌设连接,位于外侧的抗潮面板层通过其内端的抗潮吸附层以及玻璃纤维抗裂层的配合,对部分渗透于抗潮面板层内侧的水分进行吸附导流,通过导流腔、导流孔、滴水线向外导出,并通过设置于防渗内板层上的底部导流道、侧部导流道的导流作用下,将水流向外、向下导出,且在玻璃纤维抗裂层的补强作用下,有效提高抗潮面板层的抗裂、抗腐以及抗高温作用,而有效实现多层抗潮防渗效果,且在防渗内板层内部设置由防渗板和防渗膜所配合设置的防渗层,进一步提高了该面砖的阻水、隔水效果,有效解决面砖的渗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墙面砖防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潮防渗型外墙面砖。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的外部装饰很多采用外墙面砖来装饰建筑物的外表,具有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等优点,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渗漏已成为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造成渗水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和砖砌体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其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相同的温差作用下,使得墙面砖相互接缝处容易产生裂缝,雨水沿砖体拼接裂缝以及砖面渗入墙体,且由于墙面是竖直的,雨水在墙面砖和墙体之间的毛细孔的毛细作用下,逐渐向墙体方向渗透,久而久之损坏墙体,对建筑体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潮防渗型外墙面砖来有效提高现有面砖的防渗效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潮防渗型外墙面砖,通过防渗饰面层、抗潮面板层、防渗内板层、衔接层由内至外层层嵌设连接,位于外侧的抗潮面板层通过其内端的抗潮吸附层以及玻璃纤维抗裂层的配合,对部分渗透于抗潮面板层内侧的水分进行吸附导流,通过导流腔、导流孔、滴水线向外导出,并通过设置于防渗内板层上的底部导流道、侧部导流道的导流作用下,将水流向外、向下导出,且在玻璃纤维抗裂层的补强作用下,有效提高抗潮面板层的抗裂、抗腐以及抗高温作用,而有效提供多层抗潮防渗作用,且在防渗内板层内部设置由防渗板和防渗膜所配合设置的防渗层,进一步提高了该面砖的阻水、隔水效果,有效解决面砖的渗透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潮防渗型外墙面砖,包括内外设置的抗潮面板层和防渗内板层,所述抗潮面板层的外端包覆有防渗饰面层,所述防渗内板层的内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层,所述抗潮面板层和防渗内板层的边缘部均为相互匹配设置的锥形台导流结构,所述抗潮面板层的内部开设有抗潮腔,所述抗潮腔的内部设置有抗潮吸附层,所述抗潮吸附层的内端贴附有玻璃纤维抗裂层,抗潮吸附层包括贴附于玻璃纤维抗裂层外端壁上的椭形嵌设面板,所述椭形嵌设面板的外端设有嵌设于其内端的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外端包覆有贴合于防渗饰面层内端的聚乙烯纤维层,所述抗潮腔的内底部开设有位于阻水层底部的导流腔,所述抗潮面板层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与导流腔相连通的多个导流孔,所述抗潮面板层的底端部还开凿有位于多个导流孔上方的滴水线,所述防渗内板层的两侧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与抗潮面板层边缘侧壁相抵设置的底部导流道,所述防渗内板层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一组与多个导流孔位置对应的侧部导流道,所述防渗内板层的内部开设有防渗腔,所述防渗腔的内部设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内外端分别设有粘结层和贴附层,所述粘结层与抗潮面板层的内端相粘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椭形嵌设面板由多个半椭形的承托囊组成,所述阻水层包括嵌设于多个承托囊内端的球状阻水部和连接于相邻两个球状阻水部之间的矩形阻水部,所述球状阻水部和矩形阻水部均由防水橡胶组成,利用阻水层与椭形嵌设面板的配合,扩大防渗腔内的空隙空间,一方面有效提高抗潮面板层内部的透气性,另一方面通过椭形嵌设面板、阻水层的前后壁的相抵设置,有效提高抗潮面板层内部的机械强度,聚乙烯纤维层则对部分渗透于抗潮面板层内部的水分进行吸附,且其具有吸水性小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阻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