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4247.7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司万童;刘菊梅;谢志刚;樊汶樵;李彦林;田梦洁;闵雨欣;曹卿雅;李芳;陈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G01V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生 动物 多样性 保护 河流 网络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具体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河流的固定距离内建立的监测点,可以用于监测河流中两栖类、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各种水生动物的迁移路线,并且会在两栖类和鱼类等水生动物经过的监测点进行记录,用于统计河流内的生物数量与生物种类,用于了解不同时段河流内的水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并且监测点会定期对区域内的河水进行抽样检测,当河水出现区域性污染时,相应监测点会通过既定方案和设施对目的污染区域内河水隔绝,避免污染物质继续在河水内扩散,同时通知环保人员前往处理,减少污染对河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环境,尤其在人口稠密的河口地区,城市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区域景观破碎化和生境面积萎缩,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异质性使区域生态系统连续性下降,正常的生态过程受阻,生态功能降低,面对这一系类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网络的方法。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在实际运用时,河流生态网络通常对河流内的主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具有自主迁移能力的水生生物进行监测保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通过在河流的固定距离内建立的监测点,可以用于监测河流中两栖类、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各种水生动物的迁移路线,并且会在两栖类和鱼类等水生动物经过的监测点进行记录,用于统计河流内的水生动物数量与种类,用于了解不同时段河流内的水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并且监测点会定期对区域内的河水进行抽样检测,当河水出现区域性污染时,相应监测点会对污染区域内的河水隔绝,避免污染物质在河水内扩散,同时通知环保人员前往处理,减少污染对河水生态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对目标河流区段的长度进行测量,并在设定的位点和固定的距离内插入标杆进行标记;
步骤二:在标记的地点河流断面上建立监测点,各个监测点均与上位机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步骤三:在每个监测点上设立河水抽样和自动监测设备,并且设定在固定的时间内对河水进行抽样检测;
步骤四:在每个监测点安装相关的警报装置,警报装置与上位机通过网络连接;
步骤五:在河流内相应的监测点位置安装河水的隔绝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每两根标杆之间的距离为5-10k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监测点内部包括通讯设备、监控设备与红外线生物检测设备,所述监控设备与红外线生物检测设备固定安装在水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抽样设备包括,水泵、储水容器和水质检测仪器,所述水泵与储水容器通过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警报器内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输出端与上位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的隔绝装置包括过滤网、升降机构和挡板。
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在使用时,通过监测点内监控设备与红外线生物检测设备对河水内迁移的水生动物进行实时监测,并且监测点会根据监控的视频对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4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