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5347.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正;申达;顾嫒娟;袁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48 | 分类号: | C08G65/48;C08J3/24;C08J3/28;C08L71/12;C08L83/08;C08J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醚 聚硅氧烷光 交联 阻尼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自由基引发剂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作用下,聚苯醚苯环上的甲基发生溴代反应,得到溴化聚苯醚。该溴化聚苯醚与烯丙基溴化镁反应,得到烯丙基化的聚苯醚。向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烯丙基聚苯醚‑乙烯基聚硅氧烷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光引发剂和多元硫醇,在紫外灯照射下交联固化,经干燥后,即可得到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聚苯醚‑聚硅氧烷阻尼材料具有耐高温、宽温域的特点,其展示阻尼性能的温度范围是143~223℃,有效阻尼温域最高达到75℃。此外,采用光交联的制备方法,满足了工业上快速化生产和节能的基本要求。
本发明属于发明名称为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8104760100、申请日为2018年5月17日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属于产品制备方法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阻尼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噪音污染和不良振动问题的日益严重,具有较高损耗因子(tan
目前,高分子阻尼材料主要分为橡胶、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三大类。其中,ENREF9橡胶和聚氨酯类阻尼材料分别常在0℃以下和0~90℃展示高阻尼性能,不符合在较高温条件下(140℃)下显示阻尼性能的要求。大多数环氧树脂显示阻尼性能的温度也低于140℃,现有技术通过将陶瓷填充到环氧树脂中,以期望在较高温度范围内显示阻尼性能,但压电陶瓷的含量分别高达38wt%和44wt%,劣化了树脂的工艺性,此外,这种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高(150℃)、时间长(7h),不具备工业可行性。因此,现有高分子阻尼材料不能兼具良好的工艺性、耐高温和宽温域性能。
光交联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并在阻尼材料中取得了初步应用。目前,光交联阻尼材料主要分为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类、硫醇-烯烃体系等,但这些光交联阻尼材料不能兼具高耐热性和宽温域特性。
综上所述,采用快速节能方法,研制耐高温、宽温域阻尼材料依然是一个巨大且有实用价值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交联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氮气下,将过氧化苯甲酰、N-溴代丁二酰亚胺加入含有聚苯醚的芳香烃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溴化聚苯醚;
(2)氮气下,于0~60℃下,将烯丙基溴化镁滴加入含有溴化聚苯醚的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烯丙基化聚苯醚;
(3)将烯丙基化聚苯醚、聚硅氧烷、多元硫醇、光引发剂加入四氢呋喃中,得到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体系;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体系经过紫外光照反应,得到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材料。
一种聚苯醚-聚硅氧烷光交联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氮气下,将过氧化苯甲酰、N-溴代丁二酰亚胺加入含有聚苯醚的芳香烃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溴化聚苯醚;
(2)氮气下,于0~60℃下,将烯丙基溴化镁滴加入含有溴化聚苯醚的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烯丙基化聚苯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