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下叉的连接固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5498.7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端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拓丰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31/04 | 分类号: | A43D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类 钢勾心 鞋中底 硬质 连接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下叉的连接固定结构,包括一用于鞋中底的非金属材质的硬质下叉和起支撑作用的钢勾心,钢勾心的两端通过冲压工艺分别成型有向下的冲花固定片,冲花固定片各具有三或四片咬合片或二片咬合压片,咬合片垂直于钢勾心的底面向下延伸,咬合片的底端均具有尖角,咬合片的向下延伸的高度H预定为与硬质下叉的对应位置的厚度L相适配的高度,钢勾心两端的冲花固定片分别压入硬质下叉的上表面内且与硬质下叉咬合连接固定。本发明工序简单,组装更便捷容易,更省时省力,更节省人工成本,鞋中底的硬质上叉与钢勾心不需要冲制固定孔用铆钉(鸡眼钉)进行铆合固定,可以自动化机械流水作业,一次性将钢勾心与硬质下叉固定在一起,鞋中底的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鞋配件,特别是一种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下叉的连接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鞋类钢勾心是鞋的脊梁,起保持鞋底弧度和稳定鞋跟作用,中、高跟鞋尤为重要。现有的将鞋类钢勾心固定在鞋中底里面的连接方式,是将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上叉连接固定,通常是在鞋类钢勾心与硬质上叉的对应位置开设通孔 3a、4a,如图 1 所示,在通孔3a、4a 位置用机器将铆钉(鸡眼钉)打入孔内并且铆合以固定连接硬质上叉与钢勾心,有的硬质上叉比较薄或者能用铆钉穿透硬质上叉的,也可以不开设通孔,直接打铆钉(鸡眼钉),将硬质上叉与钢勾心固定在一起,这种固定方式需要人工操作,一个孔一个铆钉地铆合完成,工序多,不便捷组装,不能通过机械方式自动化流水作业,费时费力,人工及材料成本高,而且在硬质上叉与钢勾心上冲孔比较繁琐、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研发设计一种新的更便捷组装的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连接固定方式,以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序简单、组装容易、更省时省力、更节省人工成本、且可以自动化机械流水作业、生产效率更高、更便捷组装的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下叉的连接固定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下叉的连接固定结构,包括一用于鞋中底的非金属材质的硬质下叉和起支撑作用的钢勾心,所述钢勾心的两端通过冲压工艺分别成型有向下的冲花固定片,所述冲花固定片各具有三或四片咬合片,所述咬合片垂直于钢勾心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咬合片的底端均具有尖角,所述咬合片的向下延伸的高度H预定为与硬质下叉的对应位置的厚度L相适配的高度,所述钢勾心两端的冲花固定片分别压入硬质下叉的上表面内且与硬质下叉咬合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咬合片的向下延伸的高度H为2、2.5或3毫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鞋类钢勾心与鞋中底的硬质下叉的连接固定结构,包括一用于鞋中底的非金属材质的硬质下叉和起支撑作用的钢勾心,所述钢勾心的两端通过冲压工艺分别成型有向下的冲花固定片,所述冲花固定片各具有二片咬合压片,所述咬合压片垂直于钢勾心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咬合压片的底端均具有平直的侧面尖角,所述咬合压片的向下延伸的高度H1预定为与硬质下叉的对应位置的厚度L相适配的高度,所述钢勾心两端的冲花固定片分别压入硬质下叉的上表面内且与硬质下叉咬合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咬合压片的向下延伸的高度H1为2、2.5或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拓丰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拓丰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