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排吹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5675.1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丽;黄洁;张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排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吹面系统,其包括:第一电动出风口,其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一外壳体外设有圆柱销套和插销,第一外壳体内设有供空调风吹出的出风通道,第一外壳体包括位于靠近出风端的基板;消声板,固定于基板的内侧,且基板与消声板之间形成密闭的消声空腔,消声板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板面的多个微孔,微孔的一端与消声空腔连通,且另一端与出风通道连通;第二电动出风口,设于第一电动出风口的邻侧,其包括第二外壳体,第二外壳体设有与圆柱销套配合的圆柱销,且第二外壳体设有与插销配合的插销孔;可以实现降噪,且第一外壳体与第二外壳体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刚性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仪表板以及通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吹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日益成熟,驾驶舱内舒适性越来越被重视;汽车的出风口是车内出风系统的终端元件,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驾驶舱的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汽车的电动出风口通常设置有扫风模式,实现叶片按照一定的频率左右摆动;由于出风口的特性,当叶片转动到开启较小的角度时,即叶片转至接近关闭极限位置的时候,出风风量不变,出风通道截面积变小,导致风速瞬间增大,风噪也随之增大,因此,扫风模式会有规律地出现较大风噪,且不停地循环,给驾乘人员带来很不好的体验。
并且,当汽车前排设置有相邻的左右两个出风口时,双出风口的壳体连接结构,常规做法是用片筋卡接,片筋是从两个出风口壳体的侧面伸出,其长度取决于两个壳体之间的间隙大小,间隙越大,片筋越长,片筋的边缘也越薄,也越容易变形,双出风口壳体中间,由于设有拨轮、拨轮连接杆、驱动轴等传动机构,导致间隙设置不能很小,存在一定的间距;因此,两个出风口壳体之间的片筋长度偏长,法向承受力较小,卡接之后,双出风口的卡接力薄弱,整体刚性差,容易变形张开,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排吹面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扫风模式会有规律地出现较大风噪,且相邻两个出风口的卡接力薄弱,整体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排吹面系统,其包括:第一电动出风口,其包括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外设有圆柱销套和插销,所述第一外壳体内设有供空调风吹出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外壳体包括位于靠近出风端的基板;消声板,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内侧,且所述基板与所述消声板之间形成密闭的消声空腔,所述消声板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板面的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的一端与所述消声空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第二电动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电动出风口的邻侧,其包括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设有与所述圆柱销套配合的圆柱销,且所述第二外壳体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销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柱销套固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所述插销自所述圆柱销套延伸形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柱销呈锥形,且所述圆柱销的外围设有多个加强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消声板延伸多个凸筋,所述凸筋位于所述消声空腔内,且所述凸筋连接所述消声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声板为金属板材,所述基板与所述消声板通过粘接固定,所述凸筋与所述消声板通过粘接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动出风口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的第一内壳体,及设于所述出风通道中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内壳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装置设于靠近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且所述触控装置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内壳体与所述触控装置相接处的高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体包括前外壳体和后外壳体,所述前外壳体通过连接卡扣或者螺钉与所述后外壳体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外壳体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后外壳体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限制所述限位凸台沿垂直于所述前外壳体与所述后外壳体对接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