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6028.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华;苏积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金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良好 效果 开花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属于棉纺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在工作环境中的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机体;以及包裹设置在机体外壁位置处的外壳,其中,机体包括有位于安装架一侧的入料口,相对位于安装架另一侧的出料口,在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多对传输罗拉,传输罗拉从入料口至出料口进行排布,传输罗拉上固定有开松锡林,在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挤压罗拉,传输罗拉上设置有用于对棉层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为了提高棉卷的使用率,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能够减少棉卷的浪费,降低设备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棉纺织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
背景技术
纤维原料的开花,最早是用手工方法进行的。例如对羊毛,先用手把毛丛撕开、抖动,再用木棒敲打或使用弓弦弹松。对于籽棉也是先用手把棉籽和纤维分开,然后使用弓弦弹松纤维。直到18世纪出现机器纺纱后,需要有较多的原料储备,并要求缩小原料的运输体积,遂把松散的纤维原料压捆成包,这就需要寻求原料开松和除杂的机械化方法。从此,陆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开花和除杂的机械。
开花机是一种可以除杂的大型设备,能把压紧的、互相纠缠的纤维原料松解并清除杂质。纺纱用的各种纤维原料,如原棉、羊毛、化学短纤维、棉、麻、涤纶、碎布等,大多以压捆成包的形式运进纺织厂。为了纺出品质优良的细纱,首先需要将原料松解,除去各种杂质,进行均匀混合。纤维原料的开松质量,对半制品和成纱品质以及节约用料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很多的棉纺织工厂内,开花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的开花机在原料输出直到其成型为棉布捆的过程中,开花机内用于对棉花进行开松的一些罗拉以及锡林组件,往往在原料喂入开始直到最后成型传出都在其转动的转动轴缠绕有大量的棉卷,使得棉絮一方面被无端浪费、另一方面长期的缠绕往往会造成设备的耗损,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棉卷的使用率,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能够减少棉卷的浪费,降低设备的损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良好缠卷效果的开花机,包括:安装在工作环境中的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机体;以及包裹设置在所述机体外壁位置处的外壳,其中,所述机体包括有位于所述安装架一侧的入料口,相对位于所述安装架另一侧的出料口,在所述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多对传输罗拉,所述传输罗拉从所述入料口至所述出料口进行排布,所述传输罗拉上固定有开松锡林,在所述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挤压罗拉,所述传输罗拉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开设有依次贯穿所述传输罗拉内壁、贯穿所述开松锡林的通道,所述传输罗拉上设置有用于对棉层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导向组件,能够在开松锡林以及传输罗拉对棉料进行处理的时候,对位于传输罗拉两侧的棉料进行挤压,使得棉料可以减少缠绕在传输罗拉的转动轴上,既对设备造成损耗又浪费了棉料,通过设置的空腔、通道的相配合结构使得一些粘附在开松锡林上的棉絮棉毛可以进行收集,能够有效提高棉料的使用率,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消耗。
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水平活动设置在所述传输罗拉上的活动板;套设在所述传输罗拉两端、且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壁位置处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对棉层进行压整的活动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板与固定板的设置,并通过活动部件的配合,能够使得活动板在随着传输罗拉转动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将活动板朝靠近棉料的方向进行推动位移,移动的活动板能够将棉料朝远离固定板的方向进行导向,减少了棉料缠绕在传输罗拉的转动轴上,有效保护设备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棉料的使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金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金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 下一篇:水稻粒型基因GS10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