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扰模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039.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娅;任翔;凌桂龙;贺碧蛟;翁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衡滔 |
地址: | 10008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模拟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模拟系统,包括:真空子系统;试验模型子系统,包括来流模拟发动机、喷流模拟发动机以及飞行器试验模型,来流模拟发动机用于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高超声速试验气流,喷流模拟发动机设置在飞行器试验模型上,用于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喷流;推进剂供应子系统;测控子系统。在上述方案中,首先,在真空舱中进行干扰模拟试验,可以提供更为稀薄的低压大气环境,在低压大气环境下,采用来流模拟发动机产生的燃气喷流来提供高超声速试验气流,可以同时满足高速和高焓的需求,从而使得制造出的试验环境与飞行环境较为接近。因此,可以在降低对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增加装置的使用时间,并且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扰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高超声速风洞,通过常规加热方式或者激波加热方式,将被驱动气体转变为实验所需的高超声速试验气流。但是,想要采用上述方式实现高焓试验条件,对加热设备、抽真空设备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且这种风洞的工作时间很短。除此之外,采用上述方式制造的试验环境与飞行环境仍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难以模拟飞行条件马赫数、焓值、低密度、低压力等要求,从而使得模拟结果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扰模拟系统,用以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模拟结果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模拟系统,包括:真空子系统,包括真空舱以及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用于维持所述真空舱内部的真空环境;试验模型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真空舱内部;所述试验模型子系统包括来流模拟发动机、喷流模拟发动机以及飞行器试验模型,所述来流模拟发动机用于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高超声速试验气流,所述喷流模拟发动机设置在所述飞行器试验模型上,用于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喷流;推进剂供应子系统,与所述试验模型子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来流模拟发动机以及所述喷流模拟发动机提供推进剂;测控子系统,用于测量试验数据并对所述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在上述方案中,首先,采用在真空舱中进行干扰模拟试验,可以提供更为稀薄的低压大气环境,在低压大气环境下,采用来流模拟发动机产生的燃气喷流来提供高超声速试验气流,可以同时满足高速和高焓的需求,从而使得制造出的试验环境与飞行环境较为接近。因此,可以在降低对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增加装置的使用时间,并且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模型子系统还包括:三维移动机构,所述喷流模拟发动机以及所述飞行器试验模型设置在所述三维移动机构上;轨道,所述测控子系统根据模拟参数控制所述三维移动机构沿着所述轨道移动。在上述方案中,喷流模拟发动机以及飞行器试验模型可以设置在可移动的三维移动机构上,测控子系统可以根据模拟参数控制三维移动机构沿着轨道移动,从而可以灵活的根据模拟参数调整喷流模拟发动机以及飞行器试验模型的位置,以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剂供应子系统包括:高压气瓶,装有所述推进剂;管路,一端与所述高压气瓶连接,一端与所述来流模拟发动机以及所述喷流模拟发动机连接;阀门,设置在所述管路上。在上述方案中,高压气瓶可以作为来流模拟发动机以及喷流模拟发动机的推进剂,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对来流模拟发动机以及喷流模拟发动机运行或者关闭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剂供应子系统还包括:压力表以及流量计,均设置在所述管路上。在上述方案中,管路上可以设置有压力表以及流量计,从而使得可以根据压力表以及流量计上的参数对来流模拟发动机以及喷流模拟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在不同的模拟参数的情况下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真空舱上设置有穿舱法兰,所述管路通过所述穿舱法兰连接所述高压气瓶以及所述来流模拟发动机和所述喷流模拟发动机。在上述方案中,真空舱上可以设置有穿舱法兰,从而避免管路穿过真空舱导致真空环境被破坏,从而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全桥反馈型电压补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