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小水力失调度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6097.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楚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楚广明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54;F24F11/62;F24F11/65;F24F11/84;F24F11/85;F24F11/89;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小 水力 失调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水力失调度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末端用户的温控阀的开关控制室温,可实现按需供热、供冷;本系统既可以采集到的末端用户的温度、流量等参数用作系统调节也可以用作热计量收费,提高了效率,也可以直接利用原有计量系统采集的参数进行供暖、供冷的控制,减少系统投资;本系统可通过水力工况分析软件对供暖、供冷水系统进行分析,得出末端关闭用户的数量与供暖、供冷设备的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并以末端用户温控阀的开关为信号调节相关供暖、供冷设备,可以快速准确调节流量,减小供回水温度的波动,减少能量浪费并提高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供暖、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供暖系统及空调系统在运行中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末端各用户冷热不均,供热量或供冷量与需求不符,舒适性较差;二是运行调节滞后、供回水温度波动较大、不同运行模式调节效果不佳,燃料耗量及输送能耗过高,造成了能源浪费,加剧了大气污染。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目前初调节阶段很难实现系统的水力平衡,运行调节过程中采集的系统供回水流量、压差、温度等信号均是供回水总管或者较大支管上的统一参数,不能准确反映各末端用户的实际情况,按照该参数进行调节会造成末端用户的需热量、需冷量与实际供热量、供冷量不符,影响舒适性;2、目前热计量装置采集到的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参数未得到充分应用。3、由于管网本身存在滞后性,建筑围护结构存在热惰性,系统调节后需要较长的响应时间,根据采集的系统供回水流量、压差、温度等信号进行调节,供热量、供冷量总是滞后于系统的实际需求,管网的供回水温度会波动较大,造成了舒适性较低和能源浪费。4、供暖和空调水系统均为紊流状态,传感器采集到的水系统的压力、流量参数是波动的,其准确性、时效性有待提高,当管网的阻力发生变化时采集到的流量、压力等参数波动性更强,规律性更差。5、需根据不同的室外气温制定不同的系统运行模式,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系统的供回水流量、压差、温度等设定值均会发生变化,提高了系统控制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供暖、空调系统水力失调、舒适性较差、运行调节滞后、供回水温度波动较大、不同运行模式调节效果不佳、浪费能源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小水力失调度的控制系统可实现对户内温度及循环水系统的及时、有效调节,达到按需供冷供热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最小水力失调度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供暖系统时包含水力工况分析软件、设置于末端用户室内的温控器,设置于末端用户的温控阀、热量表,设置于换热站的变频循环水泵、变频器、定压补水装置、PLC控制器及上位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气候补偿器。
该系统应用于空调系统时包含水力工况分析软件、设置于末端用户室内的温控器,设置于末端用户的温控阀、设置于室外的冷却塔、设置于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变频循环水泵、变频器、定压补水装置、PLC控制器及上位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楚广明,未经王晓;楚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