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709.9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洪彬;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15/32;B62D11/00;B62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电子 差速器 底盘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电子差速控制器、电子方向盘、电子油门、驱动电机、霍尔编码器、减速器和车轮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组件之间均连接有减速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所述车轮组件,为其提供前进动力,所述电子方向盘为方向盘形状的角度传感器,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系统技术领域。该简易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电动底盘车轮转速精准控制和独立控制,结构简单,且相互之间互不干扰,大大降低机械差速器在控制过程中的误差,实现精准调节、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机械传功损耗小,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动车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底盘电子控制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底盘系统也改变了以往那种完全依靠液压或气压执行机构来传递力的机械式结构,开始步入电子伺服控制阶段,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按照汽车结构和总成控制功能可分为驱动控制、制动控制、转向控制、车身姿态控制和综合控制,其中驱动控制技术包括牵引力控制、巡航控制等,制动控制包括制动防抱死、制动压力辅助控制等,转向控制包括电动助力转向、四轮转向控制等,车身姿态控制包括半主动/主动悬架,车身高度调节、抗侧倾控制等;综合控制包括防滑控制、稳定性控制等。
电子差速器是ABS的一种扩展功能,用于鉴别汽车的轮子是不是失去着地摩擦力,从而对汽车的打滑车轮进行控制,因为差速器允许传动轴两侧的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如果传动轴某一侧的车轮打滑或者悬空时,会造成另一侧车轮完全没了动力,当EDS电子差速锁通过ABS系统的传感器,自动探测到由于车轮打滑或悬空而产生的两侧车轮转速不同的现象时,就会通过ABS系统对打滑-侧的车轮进行制动,从而使驱动力有效地作用到非打滑侧的车轮,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当车辆的行驶状况恢复正常后,电子差速锁即停止作用。当汽车驱动轴的两个车轮分别在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起步时,例如一个驱动轮在干燥的柏油路面上,另一个驱动轮在冰面上,EDS电子差速锁则通过ABS系统的传感器会自动探测到左右车轮的转动速度,当由于车轮打滑而产生两侧车轮的转速不同时,EDS系统就会通过ABS系统对打滑一侧的车轮进行制动,从而使驱动力有效地作用到非打滑侧的车轮,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目前的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机械差速器在控制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不能实现精准调节、体积大、制造成本高、机械传功损耗大,不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动车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差速器在控制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不能实现精准调节、体积大、制造成本高、机械传功损耗大,不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动车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简易电子差速器底盘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电子差速控制器、电子方向盘、电子油门、驱动电机、霍尔编码器、减速器和车轮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车轮组件之间均连接有减速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所述车轮组件,为其提供前进动力。
所述电子方向盘为方向盘形状的角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转向信号传送至单片机电子差速控制器,为其提供转向信息。
所述电子油门为油门形状的角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作为行驶速度设定值传入单片机电子差速控制器,作为底盘前进速度的依据。
所述霍尔编码器通过计算每秒霍尔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精确测量对应驱动电机的转速。
优选的,所述车轮组件是由四个车轮组成,分别包括左前万向轮、右前万向轮、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对应一个所述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