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散管材高效装卸转运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961.X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华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13/08;B66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散 管材 高效 装卸 转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散管材高效装卸转运车,包括前后两个人字形车架及其底端转动连接的底轮,两个所述人字形车架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绞辊机构,且绞辊机构的前后两端均贯穿人字形车架,所述绞辊机构的表面缠绕有多组钩挂起吊机构,本发明涉及运输车技术领域。该零散管材高效装卸转运车,通过设置绞辊机构配合钩挂起吊机构将管道吊起,再将侧面的支撑梁机构放平固定,并垫在管道底部两端,进而支撑住管道,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且减轻了电机的负担,支撑梁机构还可方便的立起,不影响管道的放下,同时设置多组钩挂起吊机构,可同时起吊转运多根管道,也不用人工一根根搬到车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零散管材高效装卸转运车。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目前对于小批量管道的短距离转运来说,一般都是使用转运小推车进行转运,人工将管道一根根搬到车上,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对于较重的管道,一个人还难以搬动。
中国专利CN208883429U公开了一种城市管廊管道运输小车,通过扁担式起吊装置将管道吊起进行运输,可适应狭窄的管廊,且不用人工搬动,相对省力。
但该装置一次只能转运一根管道,对于多根管道则有心无力,且装置全程依靠钢丝绳悬吊,容易晃动,而仅设置前后两个轮子,更会使其易翻倒,运输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散管材高效装卸转运车,解决了人工将管道一根根搬到车上,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现有专利CN208883429U公开的一种城市管廊管道运输小车,一次只能转运一根管道,且运输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零散管材高效装卸转运车,包括前后两个人字形车架及其底端转动连接的底轮,两个所述人字形车架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绞辊机构,且绞辊机构的前后两端均贯穿人字形车架,所述绞辊机构的表面缠绕有多组钩挂起吊机构,且多个钩挂起吊机构两两一组,两个所述钩挂起吊机构的底端之间挂接有管道。
两个所述人字形车架底部的左右两端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前后贯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支撑梁机构。
所述支撑梁机构包括转动套设在两端的转动套,且转动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的表面转动套设有滚筒,所述阶梯轴远离转动套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连接轴和绞辊机构两端相适配的套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内部且位于阶梯轴远离人字形车架的一侧径向贯穿有短销。
优选的,所述绞辊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人字形车架顶端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人字形车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轴辊,所述轴辊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圆隔片,所述轴辊的表面且位于圆隔片之间固定连接有阶梯杆。
优选的,所述钩挂起吊机构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下卡扣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且上卡扣滑动套设在滑杆的表面,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上卡扣的顶部套设有弹簧,且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下卡扣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轴,且拉轴的表面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的顶部套设有拉杆,且前后两个拉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阶梯杆的表面,且套环的内部开设有与阶梯杆相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人字形车架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前端与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且两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华,未经张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软硬结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材料生产用打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