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筒体激光焊纵缝接头导正预热及去应力动态校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7128.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实;刘凤德;马贝贝;方超富;张宏;李彦清;黄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60 | 分类号: | B23K26/60;B23K26/70;B21D3/05;B21C51/00;C21D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激光 焊纵缝 接头 导正 预热 应力 动态 装置 | ||
1.一种薄壁筒体激光焊纵缝接头导正预热及去应力动态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
支撑机构、纵向接头对中导正机构、双侧自预热进给机构、去应力动态校形机构和尺寸检测机构;
其中,
所述双侧自预热进给机构和去应力动态校形机构均为对称设置的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2)和滚轮(3);
所述滚轮(3)共计三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座(2)两端部及下部,所述滚轮(3)为非金属材质,能够自如转动;
所述纵向接头对中导正机构包括:电机座(4)、第一齿轮(5)、第一伺服电机(6)、刃形导正体(7)、齿条(8)、第一直线滑轨(9)、滑轨座(10)和升降架(11);
所述刃形导正体(7)截面为刀刃形且固定于所述升降架(11)上;
所述升降架(11)一端与所述齿条(8)的上端连接;
所述齿条(8)的侧面与所述滑轨座(10)连接;
所述滑轨座(10)在所述第一直线滑轨(9)上自由滑动;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与所述电机座(4)连接从而固定于工作台(1)上;
所述第一齿轮(5)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连接且与所述齿条(8)啮合;
所述双侧自预热进给机构包括:
第一夹紧轮组(12)、第二伺服电机(13)、第二夹紧轮组(14)、激光焊接头(15)、第五伺服电机(30)、传动组件(31)、活动座(32)、传动带(33)、第三直线滑轨(34)、导轨座(35)、筒坯(36)、第二齿轮(37)和第二轴承(38);
所述传动组件(31)包括双向丝杠(31-1)、左支座(31-2)、左丝杠套(31-3)、右支座(31-4)、和右丝杠套(31-5);
所述第一夹紧轮组(12)和第二夹紧轮组(14)均包括第三轴承(12-1)、空心齿轮轴(12-2)、夹紧轮(12-3)、螺母(12-4)、第二加热管(12-5)和键(12-6);
所述第一夹紧轮组(12)和第二夹紧轮组(14)为左右对称设置且结构完全相同;
所述空心齿轮轴(12-2)上装有所述夹紧轮(12-3),所述空心齿轮轴(12-2)和所述夹紧轮(12-3)之间装有防转的键(12-6);
所述空心齿轮轴(12-2)的上部与所述螺母(12-4)连接;所述空心齿轮轴(12-2)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轴承(12-1)连接;所述空心齿轮轴(12-2)的内部装有所述第二加热管(12-5);
所述第三轴承(12-1)固定于所述活动座(32)上;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3)与所述第二齿轮(37)连接且端部与所述第二轴承(38)连接;
所述第二轴承(38)固定在所述活动座(32)上;
所述传动带(33)与所述第二齿轮(37)以及与所述第一夹紧轮组(12)和所述第二夹紧轮组(14)中的所述空心齿轮轴(12-2)的齿轮部分相啮合;
所述传动组件(31)中双向丝杠(31-1)左右为正反螺纹,分别与左丝杠套(31-3)和右丝杠套(31-5)旋合;
所述左丝杠套(31-3)和右丝杠套(31-5)分别装嵌在左支座(31-2)和右支座(31-4)中;
所述左支座(31-2)与所述活动座(32)左侧连接,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右支座(31-4)与所述活动座(32)右侧连接,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第五伺服电机(30)与所述双向丝杠(31-1)连接;
所述导轨座(35)与所述活动座(32)连接;
所述第三直线滑轨(34)与所述工作台(1)相连;
所述导轨座(35)在第三直线滑轨(34)上能够自如滑动;
所述激光焊接头(15)位于薄壁筒纵缝上方位置,
所述去应力动态校形机构包括:第一丝杠(16)、丝杠套(17)、活块(18)、水平校形轮组(19)、空心螺纹轴(22)、第一轴承(23)、立式校形轮(24)、丝杠座(25)、第二丝杠(26)、第三伺服电机(27)、第二直线滑轨(28)第四伺服电机(29)和第一加热管(39),
所述水平校形轮组(19)包括:支座(19-1)、第三加热管(19-2)、销轴(19-3)、第四轴承(19-4)和水平校形轮(19-5),
所述尺寸检测机构包括激光传感器(20)和检测固定座(21),所述激光传感器(20)数量共4个,4个激光传感器(20)两两对应,分别置于水平和垂直位置,固定在所述检测固定座(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71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