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植物根瘤固氮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7186.X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伟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张晓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植物 根瘤 固氮 微生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植物根瘤固氮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有机肥50‑70份、无机肥20‑30份、发酵剂5‑10份、复合菌剂3‑5份、稀土化合物2‑5份;其中,所述有机肥包括秸秆、腐殖酸、菌渣、鸡粪、沼液;所述无机肥包括磷酸二氢钾、尿素、糖醇螯合钙、钼酸铵、硼砂、硫酸亚铁;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光合菌。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肥采用有机肥、无机肥与复合菌剂复配,可以提高根瘤菌的数量,促进根瘤固氮菌与植物的共生固氮效应,明显提高植物的固氮效果,根瘤菌、圆褐固氮菌与有益菌的复配能够进一步增强植株的固氮能力,促进营养吸收和根系生长以及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植物根瘤固氮的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花生、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才可以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在种子发芽生根后,根瘤菌从根毛入侵根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在固氮酶的作用下,根瘤中的类菌体将分子态氮转化为氨态氮,与此同时,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源源不断地把氮输送给植株利用。豆科作物周围的土著根瘤菌数量很少,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世界上的豆科作物都需要人工接种根瘤菌剂,根瘤菌剂给农作物生产的氮肥不会有环境污染,不需长途运输,使用过程中没有氮流失。但由于目前土壤贫瘠,氮肥过量施用,阻遏了生物固氮,尤其是酸性土壤对根瘤菌的杀伤力极大,使根瘤菌难以存活,这就导致根瘤菌无法进行繁殖和下一步的结瘤,影响作物的产量。因此,研制和应用微生物复合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促进植物根瘤固氮的微生物复合肥。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促进植物根瘤固氮的微生物复合肥,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有机肥50-70份、无机肥20-30份、发酵剂5-10份、复合菌剂3-5份、稀土化合物2-5份;其中,所述有机肥包括秸秆、腐殖酸、菌渣、鸡粪、沼液;所述无机肥包括磷酸二氢钾、尿素、糖醇螯合钙、钼酸铵、硼砂、硫酸亚铁;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光合菌。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秸秆30-40%、腐殖酸10-20%、菌渣15-20%、鸡粪20-25%、沼液20-30%;所述无机肥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磷酸二氢钾60-80%、尿素10-20%、糖醇螯合钙10-15%、钼酸铵1-1.5%、硼砂1-1.5%、硫酸亚铁1-2%;所述复合菌剂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根瘤菌40-50%、圆褐固氮菌20-30%、巨大芽孢杆菌20-25%、侧芽孢杆菌10-25%、光合菌10-15%。
优选的,所述菌渣包括木耳渣、香菇渣、平菇渣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的活菌数≥1×109CFU/g
优选的,所述稀土化合物为稀土氧化物、稀土氢氧化物、稀土硫酸盐、稀土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根瘤固氮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菌渣、鸡粪粉碎至100目筛;
(2)将粉碎后的秸秆、菌渣、鸡粪与腐殖酸和沼液混合均匀,加入发酵粉剂,升温至70-75℃,每天翻堆1-2次,发酵7-12d,降温至30℃,发酵至水分低于30%;
(3)将无机肥、复合菌剂加入发酵好的有机肥中,进行搅拌,在此期间加入稀土化合物,充分搅拌均匀后造粒得到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300-600r/min,搅拌时间为1.5-2.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伟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伟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7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