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暹罗芽孢杆菌B11在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8092.4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姝江;位文健;方馨玫;朱天辉;王诗玮;韩珊;谯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A01G17/00;A01G7/06;A01G1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暹罗 芽孢 杆菌 b11 预防 治疗 板栗 枝枯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11在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中的应用。本发明将暹罗芽孢杆菌B11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效果非常好,当将暹罗芽孢杆菌B11制成纳米微乳剂后,其储存时间长,菌种存活率高,对板栗枝枯病有良好防效,且抗逆性好,抗高温、低温、耐干燥,适宜于商品化生产,无公害、绿色环保,可持续控制病害发生,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11在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为壳斗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喜光,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脂、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补脾, 补肾强筋等功效,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同时,板栗也是我国主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之一,一年种植,百年受益,被老百姓称为“铁杆庄稼,开发利用价值极高。板栗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栽种历史,栽种范围极为广泛,主要产区为河北、北京、河南、安徽湖北、贵州、云南等地。我国板栗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为世界之最。
由Didymella eumorpha引起的板栗枝枯病危害特征为害枝干、枝梢,病部初期为黄褐色的小块病斑,迅速扩展包围全干,并向下蔓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枯枝上产生直径约1~4mm的黑色痣状突起小点粒,后期突破表皮开裂,病菌多借风和雨、昆虫及人为活动而传播,从刀伤、虫伤和嫁接等伤口和皮孔侵人,高温多雨季节,枝干机械或日灼等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害发生。板栗枝枯病的病害严重发生可造成整株板栗树的死亡,制约板栗生产的发展,对中国板栗产业构成严重威胁。板栗枝枯病的防治,首先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高标准建园,杜绝野改板栗,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清园消毒,减少再侵染源;防治媒介昆虫一稻绿蝽,防止病区的扩大与蔓延,对已发生枝枯病的栗园,及时喷洒40%福美胂WP、50%多菌灵WP+80×10-6井冈霉素、80%代森锌WP,控制病情发展。但并未见采用暹罗芽孢杆菌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该暹罗芽孢杆菌命名为B11,于2020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94,该暹罗芽孢杆菌B11可有效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
当将暹罗芽孢杆菌B11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时,可以将暹罗芽孢杆菌B11做成生物制剂,如液态制剂,具体为将暹罗芽孢杆菌B11制成液体发酵液,直接喷洒于板栗易形成枝枯病的部位即可或者将暹罗芽孢杆菌 B11先制成液体发酵液,再与辅料如分散剂等混合,均质乳化制成暹罗芽孢杆菌B11水剂;每ml暹罗芽孢杆菌B11水剂中含有暹罗芽孢杆菌B11 1× 109~1×1010cfu。
进一步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分散剂1.2%~1.6%、润湿剂1.8%~2.3%、消泡剂10%~14%、增稠剂0.22%~0.28%,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分散剂为亚甲基二萘磺酸钠与聚乙二醇按重量比为50~120: 1混合的混合物;增稠剂为黄原胶;润湿剂为Tween80;消泡剂为丙三醇与环氧丙烷按重量比为1:1混合的混合物。
当采用上述制剂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时,可直接将暹罗芽孢杆菌 B11水剂稀释后涂抹,未发病板栗在春季用制剂稀释液涂抹枝干一次,发病板栗在春、秋季用制剂稀释液涂抹病斑各一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暹罗芽孢杆菌B11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板栗枝枯病,效果非常好,当将暹罗芽孢杆菌B11制成水剂后,其储存时间长,菌种存活率高,对板栗枝枯病有良好防效,且抗逆性好,抗高温、低温、耐干燥,适宜于商品化生产,无公害、绿色环保,可持续控制病害发生,生产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