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在胶囊内窥镜中的多次活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8853.6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智斌;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0/04;A61B1/00;A61B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蒙蒙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 胶囊 内窥镜 中的 多次 活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在胶囊内窥镜中的多次活检装置,包括储存能量的储能部件、运动传递的传动部件、切割组织的切削部件、触发切割过程的触发部件和多次组织样本储存的存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齿轮轴A、齿轮轴B和齿轮轴C;切削部件包括刀具;触发部件包括挡块、外部导丝和触发杆;存储部件包括接收盒和导丝;多次活检装置具有未触发状态和切削状态,在未触发状态时,触发杆限制挡块,从而阻止传动部件发生转动使得刀具处于胶囊外壳内;在切削状态时,通过拉动外部导丝使得触发杆释放挡块,使得传动部件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挡块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刀具逆时针转出至胶囊外壳外以进行取样。本发明可以实现胶囊内窥镜的多次活检取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在胶囊内窥镜中的多次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2018年,全世界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三。为了及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检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直肠癌的诊断检查方式主要是通过结肠内窥镜。结肠内窥镜主要有传统的电子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传统电子内窥镜是通过把前端带有镜头的软性导管伸进肠道进行观察诊断。传统的电子内窥镜依然是目前主要使用的一种方式。胶囊内窥镜是通过装有镜头的胶囊来观察肠道,胶囊的运动则通过人体肠道蠕动。胶囊内窥镜具有侵入性小,对病人友好等优点,是未来内窥镜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存的商用胶囊内窥镜只能实现摄像功能,无法完成活检取样,无法对可疑组织进行下一步诊断。目前,具有活检功能的胶囊内窥镜已经正在研究,但是其只能完成单次活检取样。而在临床诊断中,往往需要多次采集病变样本。显然,单次活检取样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有必要使用一种嵌入在胶囊内窥镜中的多次活检装置,以完成多次采集可疑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胶囊内窥镜研究中无法实现多次活检取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嵌入在胶囊内窥镜中的多次活检装置,本发明使用平面涡簧作为储能部件,通过高速旋转的锋利刀片切下组织完成取样,通过多次触发装置实现多次活检取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在胶囊内窥镜中的多次活检装置,所述活检装置包括储能部件、传动部件、切削部件、触发部件和存储部件;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轴A、齿轮轴B和齿轮轴C,所述齿轮轴A的齿轮与所述齿轮轴B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轴B的齿轮与所述齿轮轴C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轴A的轴端与所述储能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切削部件包括刀具,所述刀具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轴C的轴上并能随所述齿轮轴C转动;
所述触发部件包括挡块、外部导丝和触发杆;所述触发杆为“V”型结构,由逆时针排布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组成,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相交处为所述触发杆的支点,所述触发杆能绕所述支点发生转动,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勾部,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连接所述外部导丝;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轴C的轴上并能随所述齿轮轴C转动,同时,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所述挡块设置有与所述触发杆的第一勾部相配合的第二勾部;
所述存储部件包括接收盒和导丝,所述接收盒设置在与所述刀具相对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刀具切下的组织样本;所述导丝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盒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在所述齿轮轴A的轴上,通过所述齿轮轴A的转动带动所述接收盒移动;
其中,所述多次活检装置具有未触发状态和切削状态,在未触发状态时,所述挡块的第二勾部与所述触发杆的第一勾部相卡合,从而阻止所述传动部件发生转动使得所述刀具处于胶囊外壳内;在切削状态时,通过拉动所述外部导丝使得所述触发杆顺时针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一勾部脱离,使得所述传动部件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挡块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刀具逆时针转出至所述胶囊外壳外以进行取样,在所述挡块逆时针转动至所述挡块的第二勾部与所述触发杆的第二支臂接触时,所述挡块推动所述触发杆逆时针转动直至所述挡块的第二勾部与所述触发杆的第一勾部重新卡合并使所述刀具收回至所述胶囊外壳内以完成一次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灾下输电系统的全时段韧性增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级旋流湿式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