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尿素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9172.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献;王勇;刘竞拓;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邦得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F01N13/00;F01N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混合器 | ||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尿素混合器。尿素混合器包括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固定的尿素喷嘴,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隔板、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中部设有支撑管,所述螺旋板与所述壳体形成螺旋的气流通道。尾气进入气流通道得到加速及旋转,从而提高了混合效率、尿素分解、混合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尿素混合器。
背景技术
尿素混合器的作用是对柴油内燃机后处理系统中对尿素喷嘴喷射出的尿素水溶液进行破碎与雾化,实现其与柴油内燃机排出的热尾气进行充分均匀参混与混合的的关键装置。
请参见图1,公开号为CN1096538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内燃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用SCR尿素混合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和设于壳体的尿素喷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和后端均有平面面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构成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由前端至后端依次为混合腔、膨胀混合腔、SCR催化器;所述混合腔包括:壳体前端的进气端面板,与进气端面板构成混合腔的出气端面板,尿素喷嘴座设置于构成混合腔的壳体壁上,进气端面板开口并与沿混合腔周向设置的进气口联接,进气口设置于尿素喷嘴座周向前端,混合腔内沿周向设置螺旋结构具有收敛流动特征的引流板,出气端面板开出气口联通膨胀混合腔;所述膨胀混合腔包括:出气端面板与SCR催化器前端面构成的空腔,空腔轴向中部沿径向设置有可改变气体流动状态的扰流板;所述SCR催化器外周壁与壳体内壁密封固定并设置于膨胀混·合腔后。
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前段的混合行程较长,容易在混合腔造成沉积,从而影响混合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混合效率、尿素分解、混合均匀度的尿素混合器。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尿素混合器包括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固定的尿素喷嘴,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隔板、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中部设有支撑管,所述螺旋板与所述壳体形成螺旋的气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设有向螺旋板延伸的第二扰流片、第三扰流片,所述第二扰流片位于所述第三扰流片上方,所述第三扰流片大于所述第二扰流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设有第一气流入口、第二气流入口,所述第一气流入口大于所述第二气流入口,所述第一气流入口位于所述第二扰流片上方,所述第二气流入口位于所述第三扰流片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尾气可分别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流入口、所述第二扰流片和/或所述第三扰流片或者通过所述第二气流入口进入所述气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板背向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多个喷洒口,所述喷洒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扰流片、所述第三扰流片均设有多个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外设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为陶瓷纤维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尾气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得到加速及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尿素喷嘴与所述第二扰流片、所述第三扰流片垂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流入口用于将部分混合后的尾气吹入所述气流通道。
在本发明中,尾气进入气流通道得到加速及旋转,从而提高了混合效率、尿素分解、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柴油内燃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用SCR尿素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尾气处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尾气处理总成的电加热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邦得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邦得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9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