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0385.6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孟香琳;汪佳豪;曾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越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44;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保迪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化学 需氧量 快速 消解 测定 方法 | ||
1.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取水样于若干锥形瓶中,在每个所述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硫酸-硫酸汞溶液;
S2:继续加入适量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若干防爆沸玻璃珠并摇匀;
S3:将锥形瓶连接到COD消解器中,所述COD消解器包括:
包括加热底座(101),所述加热底座(101)的上方设置有风箱(103),所述风箱(103)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口(104),还包括锥形瓶(201)一一配套的和若干毛刺回流管(202),所述锥形瓶(201)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101)上,所述毛刺回流管(202)从所述风箱(103)上方穿过所述限位口(104)插设于所述锥形瓶(201)的开口中,所述加热底座(101)上还设置有升降柱(300),所述升降柱(300)上设置有第一架(400)和第二架(500),所述第一架(40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所述锥形瓶(201)的第一夹(403),所述第二架(50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所述毛刺回流管(202)的第二夹(503);所述升降柱(30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柱(300)升或降的升降装置;
S4:所述锥形瓶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毛刺回流管,从所述毛刺回流管上口加入硫酸-硫酸银溶液,每个所述第一夹夹持住每个所述锥形瓶,每个所述第二夹夹持住每个所述毛刺回流管,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柱上升,使得锥形瓶上升至所述加热底座上方20--40cm位置处,所述加热底座上电;
S5:所述加热装置升温、恒定至165±2℃,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柱下降,升降柱在下降过程中抖动将所述硫酸-硫酸银溶液摇匀,锥形瓶下降与所述加热底座接触,自水样开始沸腾时保持微沸回流;
S6:用蒸馏水冲洗毛刺回流管内壁,取下冷凝管、锥形瓶后摇匀;
S7:水样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亚铁灵指示剂溶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水样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V1;
S8:取等量蒸馏水代替水样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滴定时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V0;
S9:按公式计算出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质量浓度ρ:
其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水样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加热回流时所取水样的体积,ml;
f--样品稀释倍数;
的摩尔质量以mg/L为单位的换算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上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垂直于所述加热底座;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升降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硫酸汞溶液的浓度为10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为0.2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铁灵指示剂溶液为1,10-菲绕啉指示剂溶液,溶解0.7g七水合硫酸亚铁于50ml水中,加入1.5g1,10-菲绕啉,搅拌至溶解,稀释至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为0.05mol/L;称取19.5g硫酸亚铁铵溶解于水中,加入10ml硫酸,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浓度为1.84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化学需氧量快速消解法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微沸回流的时间在2--3h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越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越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03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