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子星双星系统悬挂式子星连接结构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0611.0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元;彭攀;刘胜;沈朱泉;薛久红;王智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闵行区元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子 双星 系统 悬挂 式子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子星双星系统悬挂式子星连接结构板,包括主星侧板、子星以及分离解锁机构,子星整体呈悬挂式并通过分离解锁机构安装在主星侧板上,所述子星与主星侧板通过分离解锁机构能够实现在轨分离。本发明通过在子星结构框外侧设计连接埋件结构,解决了主子星双星系统中子星整星悬挂式安装的问题,子星整星能够通过分离解锁机构将子星底板与主星侧板固定安装,子星整体悬挂于主星上,又能够通过分离解锁机构将子星底板与主星侧板完成在轨分离,同时通过连接埋件、埋杆与底板的连接组合,提高了蜂窝结构板强度,解决了力学传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子星双星系统悬挂式子星连接结构板。
背景技术
在主子双星系统中,主子星作为一体进行星箭对接,子卫星依附在主卫星的外板上,进入太空后子卫星与主卫星解锁分离并拉开一定距离,成为两颗飞行卫星。
专利文献CN109747865A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子母卫星系统,其中子星由不同模块在轨拼接组成,在轨分离采用机械臂形式分开,子母星分开时并未完全分离,两星具有共用的模块如电源模块为子母星共用。机械臂对任务子星组成模块选取及拼装。子星所需模块采用磁力吸附进行连接,但该设计中子母星并非两个分离的具有完整模块的卫星,同时子星各模块采用磁力吸附进行拼接,不适用两个具备完整功能且需在轨分离的子母星系统,磁力吸附弱,在力学试验及冲击试验过程中子星易脱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子星双星系统悬挂式子星连接结构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子星双星系统悬挂式子星连接结构板,包括主星侧板、子星以及分离解锁机构;
所述子星通过分离解锁机构安装在主星侧板上;
所述子星与主星侧板通过分离解锁机构能够实现在轨分离。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
所述子星上设置有子星左侧板与子星底板;
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与子星左侧板、子星底板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与子星左侧板、子星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子星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分离解锁机构连接组件以及第二分离解锁机构连接组件;
第一分离解锁机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埋杆以及两个第一连接埋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埋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埋杆的两端;
所述第二分离解锁机构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埋杆以及两个第二连接埋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埋件分别安装在第二埋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埋件、第二连接埋件上都设置有抗剪槽,所述抗剪槽的斜面倾角为55°。
优选地,所述子星包括子星结构框;
所述第一连接埋件、第二连接埋件分别设置在子星底板的四个角上且都延伸到子星结构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设置在子星结构框的两侧;
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设置在子星结构框的两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埋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侧面安装在子星左侧板上;
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底面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埋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侧面安装在子星左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分离解锁机构包括爆炸螺栓,所述子星通过分离解锁机构上的爆炸螺栓安装在主星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子星底板采用蜂窝夹层结构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未经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0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静电离子分解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海洋工程用齿条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