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埋场沼气发电中的尾气热量利用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0948.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刁兴兴;宋乃巧;艾青松;叶很强;徐浩;叶少锋;郑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利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1N5/02;F01N3/02;F02M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埋场 沼气 发电 中的 尾气 热量 利用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填埋场沼气发电中的尾气热量利用装置及其工艺,其包括预热箱体和尾气导管,预热箱体用于收集沼气以及将沼气导入到内燃机中;尾气导管缠绕在所述预热箱体的外侧表面上,尾气导管一端与内燃机上用于向外排出沼气燃烧所产生气体的排气管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内燃机向外排出气体时所造成的热量浪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沼气发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填埋场沼气发电中的尾气热量利用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垃圾场中因为垃圾的长期堆积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而沼气作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能源,任其在垃圾场中不但容易让垃圾场中存在安全隐患,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因而,在相关技术中有利用沼气进行发电的技术,在利用沼气发电时,首先需要将沼气收集,然后再将沼气引入到内燃机中进行燃烧,因内燃机与发电机连接,使得沼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就能够转化为电能,从而达到沼气发电的目的,而沼气燃烧产生的气体则从内燃机上的排气管中向外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将内燃机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向外排出容易造成了热量较为大量浪费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内燃机向外排出气体时所造成的热量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填埋场沼气发电中的尾气热量利用装置及其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填埋场沼气发电中的尾气热量利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A,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填埋场沼气发电中的尾气热量利用装置,包括预热箱体和尾气导管,所述预热箱体用于收集沼气以及将沼气导入到内燃机中;所述尾气导管缠绕在所述预热箱体的外侧表面上,尾气导管一端与内燃机上用于向外排出沼气燃烧所产生气体的排气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导管与预热箱体的设置,使得内燃机燃烧沼气所产生尾气中的热量能够被利用到预热箱体处,从而达到对进入内燃机之前的沼气进行预热的目的,以使得沼气进入内燃机之后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进入到燃烧的状态中,有助于降低内燃机的工作压力以及提升沼气的燃烧效率,同时此种设计方式,还减少了尾气热量的浪费,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预热箱体下端处连接有用于向自身内部导入沼气的入气管,所述预热箱体的上端处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中导入沼气的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气管与出气管的设置,使得沼气能够方便且持续的进入到预热箱体中进行预热,并且预热完毕之后也能够较为方便持续的被引导到内燃机中进行燃烧。
优选的,所述预热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隔板,隔板倾斜设置,并且隔板上下间隔设置有多块;上下相邻的两块隔板分别向相对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隔板较低一端端部与预热箱体侧壁之间还设置有间隙;所述入气管与预热箱体的连接处处于最下方隔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设置,使得从入气管中进入到预热箱体内部的沼气能够在预热箱体中停留更加长的时间,以便吸收预热箱体中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更好的预热效果,以便沼气进入内燃机中时能够更加快速的进入到更好的燃烧状态中。
优选的,所述隔板较高一端与所述预热箱体的内侧壁交接,并且在隔板与预热箱体交接处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垫块,垫块上端与隔板下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入气管中的沼气输入量增大时,沼气能够将隔板向上顶动,使得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间隙能够更大,此时沼气也就能够更加快的通过预热箱体,进入内燃机中加以利用,此种设计方式,提升了对沼气的处理速度,尤其在夏天天气较为炎热时,垃圾堆中的沼气量容易增多,此时提升对沼气的处理速度,无疑降低了垃圾堆处的安全隐患;垫块的设置,使得隔板较低一端不易出现完全下垂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利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利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0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