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046.X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於胜洪;王海静;夏瑜;王英;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首创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02;B01D36/04;C02F1/52;C02F9/14;C02F9/02;B01F13/10;B01F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式加药 混合 絮凝 沉淀 装置 | ||
1.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体化密封的壳体、气提混药组件、翻板曝气组件、竹节变径管、气提排泥组件、集水管组件;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密封分隔成独立的混合反应区和沉淀分离区,混合反应区的壳体端部设有进水管,沉淀分离区的壳体端部设有出水管和排泥管;
所述进水管的内端口正下方设有通向壳体底部的导流槽;
所述混合反应区内设有气提混药组件和翻板曝气组件;
所述竹节变径管竖直设在混合反应区内,竹节变径管的上端口小、下端口大,竹节变径管下端口密封穿过隔板与沉淀分离区底部连通;
所述气提排泥组件固定在隔板的混合反应区一侧,气提排泥组件包括积泥斗、气提排泥管、气提排泥出料管、气提排泥进气管,积泥斗密封固定在隔板的沉淀分离区一侧底部,积泥斗底部设有多个V型槽,每个V型槽设有一根气提排泥管,气提排泥管的下端密封穿过隔板进入对应的V型槽内,所有气提排泥管上端并排接入气提排泥出料管,气提排泥出料管一端设有溢流口,气提排泥出料管另一端密封穿过隔板上方与排泥管密封连接,气提排泥进气管通过进气分管沿气提流向密封插入每根气提排泥管内,沉淀分离区中部设有斜管填料,斜管填料上方设有集水管组件,集水管组件与出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混药组件包括气液提升管、气药混合管、加药管、加药气提进气管,加药管接入加药气提进气管中部,加药气提进气管下端口与气药混合管上端口密封连接,气药混合管下端口密封接入竖直的气液提升管的管内,并且气药混合管下端口沿气提方向出料,气液提升管底部设有吸水管口,气液提升管上端设有出液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曝气组件包括翻板曝气进气管、活动翻板、配重底座,曝气进气管底部接入活动翻板内,活动翻板固定在配重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变径管由多个从上到下直径逐渐变大的圆筒平滑连接而成,竹节变径管下端口弯曲后密封穿过隔板与沉淀分离区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组件由环形的集水管和连接在集水管一侧的集水出水管构成,集水管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集水孔,集水管通过可调螺栓吊在沉淀分离区顶部,集水出水管与出水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管路上设有进水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设有检修井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支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区的斜管填料固定在支撑格栅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脉动式加药混合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区内设有曝气反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首创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首创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0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