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260.5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黄金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6/04 | 分类号: | C03C6/04;C03B11/08;C03B25/00;C03C17/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信众合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7 | 代理人: | 蔡士超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变色 镜片 加工 工艺 | ||
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配料:光学镜片的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以及硼酸,其质量组份的配比为:100:50:50:1:0.5;在对各个原料进行逐个称量后;其技术要点为,在熔化和退火的过程中使用到冷却水管,利用冷水对原料进行降温处理后,得到升温的热水,使其循环到模具表面,对模具内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处理;在经过熔化处理结束后,可利用冷水水管中的冷水对模具内的镜片毛坯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整个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了该冷却水管;将传统的压型和退火步骤进行整合处理,可节省将镜片从模具中取出后对其进行退火加工的步骤,可防止镜片在从模具取出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同时也可提高整个工艺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镜片是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材料,打磨后常与眼镜框装配成眼镜,用于纠正使用者的视力,获得清晰视野;在对玻璃镜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配料、熔化、压型、退火以及检测入库的完整处理;
然而在对镜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在对镜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升温以及保温处理,而该部分的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在传统的工艺过程处理时,具体在进行压型步骤中,若是镜片在从模具取出过程中发生破损现象,可能会导致镜片破损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可变色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配料:光学镜片的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以及硼酸,
其质量组份的配比为:100:50:50:1:0.5;
在对各个原料进行逐个称量后,放入到混料机内混匀装袋。
熔化:步骤(1)、熔融处理: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加热池炉,直至原料形粘流态,并在该形态下呈现拉丝现象;
(2)、澄清:将原料倒入到澄清池内,在原料熔化后产生大量气泡,使得原料在熔化的过程中提高温度,使原料粘度下降来加快脱泡;
(3)、调整匀化:在澄清处理20-30min后,将原料倒入调整匀化池内,对其进行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进行搅拌处理,而后形成玻璃液;
(4)、玻璃液分配:将玻璃液由铂金供料管精确控制温度以调节粘度及流量后流出,用特种钢的剪刀切成要求重量的料滴;退火:将料滴注入模具型腔内,经过压型机处理压制后,形成镜片毛坯,镜片毛坯经过压制的过程中,将模具中的镜片毛坯进行升温、保温以及降温处理,最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从而得到初步成型的镜片;
检测:对初步成型的镜片进行外观观测以及物理特征的检测,挑选处不合
格的镜片,并将合格的镜片送入到下一步工序;
镀膜:将合格的镜片摆放到真空镀膜机中,并在镀膜机中添加膜层材料,
使得镜片表面依次若干薄层。
入库:将经过镀膜处理的镜片打磨后,进行分别封装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熔化的过程中,步骤(3)中具体的降温处理使用到冷却水管,将冷却水管的一端缠绕式设置到调整匀化池表面,并延伸缠绕分布到退火过程中的模具表面后,伸入冷水池中;冷却水管的另一端接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黄金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黄金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