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咬合桩混凝土导墙用的导墙模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333.0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肖策;王龙;张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混凝土 导墙用 模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咬合桩混凝土导墙用的导墙模板,本发明通过导墙内侧采用四周带翼缘的连续半圆形定型钢模板,解决了在此类工程中,支设木模板时产生不同程度模板体系偏差所导致导墙混凝土成型质量的问题,同时定型钢模板四周带翼缘,有效的增加定型钢模板自身刚度。利用第二角钢与第三角钢相连形成的导墙内侧定型刚模板支撑体系,最终与定型钢模板上的第一角钢相连,有效的对定型钢模板进行支撑加固,同时角钢与角钢之间用螺栓连接,便于安拆移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导墙外侧木模板加固用脚手管底部锚入地基中,顶部用对拉螺栓与角钢上固定板连接的形式,使导墙整体模板体系牢固可靠,施工方便快捷,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咬合桩混凝土导墙用的导墙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基坑支护使用钻孔咬合灌注桩逐渐在设计、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基坑支护咬合桩一般为连续的圆形混凝土桩交叉连接而成,咬合桩施工前需要浇筑混凝土导墙为咬合桩成桩机械提供工作面,导墙模板一般采用木模板现场制作圆弧形状的支模体系,由于制作及支设质量取决于施工人员操作水平,往往会导致支模体系不同程度的偏差,最终不能保证混凝土导墙成型质量,不利于咬合桩成桩施工,从而影响咬合桩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为了消除在此类工程建设中这样问题的出现,研究一种咬合桩混凝土导墙施工方法,提高导墙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同时,还加快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咬合桩混凝土导墙用的导墙模板,解决现有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不同,往往会导致支模体系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最终不能保证混凝土导墙成型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咬合桩混凝土导墙用的导墙模板,导墙模板在支设之前,需要对导墙进行施工前平整场地,放样导墙中心线、咬合桩中心线和边线,然后进行沟槽开挖及导墙钢筋绑扎;所述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导墙模板支设施工,导墙内侧定型钢模板根据设计咬合桩规格及导墙高度用钢板制作成四周带翼缘的连续半圆形定型钢模板,包括一对呈连续半圆形结构的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的圆心一侧相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在地基上,沿定型钢模板的长度方向靠近其半圆形结构圆心一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角钢,其中一个第二角钢设置在定型钢模板的底部,另一个第二角钢设置在定型钢模板的顶部,每个第二角钢均贴设在定型钢模板上,定型钢模板弧形凸起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有上下两层第一角钢,上层的第一角钢均垂直延伸至定型钢模板顶部的第二角钢上,下层的第一角钢均垂直延伸至定型钢模板底部的第二角钢上,上层第一角钢靠近定型钢模板弧形凸起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每个第一角钢的靠近第二角钢的一端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角钢上开设有与第一角钢对应的第二安装孔,通过贯穿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第一螺栓将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固定在一起,每个定型钢模板对应的同一层的两个第二角钢的两端通过第三角钢连接在一起,定型钢模板的长度方向还设置长度方向的木模板,长度方向的木模板间隔设置在定型钢模板弧形凸起的一侧上,长度方向的木模板远离定型钢模板的一侧上还贴设有横向背楞布置的木方,定型钢模板宽度方向的一侧贴设在已有导墙上,定型钢模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贴设有宽度方向的木模板,宽度方向的木模板外侧也贴设有横向背楞布置的木方,长度方向的木模板和宽度方向的木模板均与导墙外侧边缘重合,长度方向的木模板、宽度方向的木模板、已有导墙和定型钢模板配合形成浇筑腔,长度方向的木模板对应木方外侧设置有若干底部锚入锚入地基的脚手管,脚手管顶部安装有对拉螺栓,对拉螺栓远离脚手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宽度方向的木模板对应的木方外侧贴设有固定脚手管,固定脚手管底部锚入地基,固定脚手管远离木方一侧间隔设置地锚脚手管,地锚脚手管和固定脚手管通过斜撑脚手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三角钢与第二角钢垂直,且第三角钢的两端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位于第三角钢两侧的第二角钢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三安装孔配合的第四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