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的斜方肌锻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361.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宋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骑道玩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6 | 分类号: | A63B21/06;A63B21/06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斜方肌 锻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适应的斜方肌锻炼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用于人体站立进入的站立腔,所述机箱内设有前后对称连接于所述站立腔前后两侧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左右壁内滑动连接有握杆,所述机箱内左右对称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移动腔左右两侧的负重腔,所述负重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握杆左右两侧的负重块,所述负重块内设有用于暂时储存沙粒的负重腔,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健身器材,首先,本发明能通过管道的通道大小改变,来增加或减少沙粒流入或流出的速度,起到自动调节负重的作用,使人体不会因为盲目锻炼而造成负面影响,其次,本发明能循环利用沙粒,从而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的斜方肌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升,在这基础上,居民为了追求更健康的身体,往往会进行定期的身体锻炼,身体的锻炼不能一昧得通过跑步等,还需要借助一些健身器材来锻炼身体,健身器材能更有针对性地对人体某个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
但是,目前的健身器材相对死板,不能自动进行调节,这对健身者的身体负担有一定影响,为了减少由于盲目锻炼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设计一种能自动调节与自动适应人体的锻炼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减少由于盲目锻炼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设计一种能自动调节与自动适应人体的锻炼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斜方肌锻炼装置,本例的一种自适应的斜方肌锻炼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用于人体站立进入的站立腔,所述机箱内设有前后对称连接于所述站立腔前后两侧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左右壁内滑动连接有握杆,所述机箱内左右对称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移动腔左右两侧的负重腔,所述负重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握杆左右两侧的负重块,所述负重块内设有用于暂时储存沙粒的负重腔,所述机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站立腔上侧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设有用于储存沙粒的储存腔,所述机箱内设有以所述站立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气缸腔,所述气缸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暂时储存沙粒的运沙箱,所述机箱内设有能在所述握杆位于上侧位置时把所述储存腔内的沙粒通入所述负重腔内且在握杆位于下侧位置时把所述负重腔内的沙粒通入所述运沙箱内的调节装置,所述气缸腔内设有能在所述运沙箱储存的沙粒重量达到一定值时带动运沙箱向上移动的移动装置。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负重腔两侧的线腔,所述负重块上固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线腔内的滑板,所述机箱内设有左右对称且连接于所述储存腔下侧的上外管,所述上外管内滑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负重块上侧的上内管,所述机箱内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封闭所述上外管的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腔内壁与所述第一封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机箱内设有左右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腔两侧的第一线轮腔,所述第一线轮腔后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一线轮轴,所述第一线轮轴上固设有第一线轮,所述机箱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线腔的中间腔,所述中间腔左壁内转动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固设有中间线轮,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一封板之间连接有经过所述中间线轮与所述第一线轮的第一连接线。
其中,所述机箱内左右对称设有位于所述负重块下侧的下外管,所述下外管内滑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负重块下侧的下内管,所述机箱内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弹簧腔,所述第二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封闭所述下外管的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弹簧腔内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腔内壁与所述第二封板的第二弹簧,所述机箱内设有左右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腔两侧且连接于所述线腔下侧的第二线轮腔,所述第二线轮腔后壁内转动内连接有第二线轮轴,所述第二线轮轴上固设有第二线轮,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连接有通过所述第二线轮的第二连接线,所述下外管下侧连接有连接至气缸腔左侧的排出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骑道玩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骑道玩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