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639.6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敏;王松;胥江河;马晗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32;B01D53/72;B01D53/76;B01D53/78;B01D53/86;B01J2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强化 低温 等离子体 降解 甲苯 方法 | ||
一种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方法,属于有机废气甲苯催化降解的技术领域。以甲苯为废气,经MnOX/Al2O3催化剂制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调试、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尾气吹脱的简单工艺实现有机废气甲苯的降解。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能够显著提高甲苯的催化降解效率,节约能耗,减少生产成本,操作步骤简单,过程绿色环保。本方法提出的催化强化甲苯降解体系可延申至其他VOCs,推进等离子体催化降解VOCs的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气甲苯催化降解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苯具有易燃易爆性,排放于空气中,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甲苯废气在强日光照射下生成强氧化性物质——光化学烟雾,危害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的健康,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甲苯会导致疾病甚至癌症;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目前,甲苯废气治理技术主要有吸附、吸收、催化燃烧、光催化等技术,这些技术存在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及二次污染等问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常温常压下VOCs降解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处理VOCs的新技术。但目前等离子体技术降解VOCs还存在如能量效率低、有副产物产生、能耗高等不足。如何加强改性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技术,提高等离子体催化降解有机废气的能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降解VOCs方法,如2014年2月18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3785390A的一种铁电体-电气石等离子体催化剂、制备及应用, 公开的方法是:以盐酸预处理粒径0.3~1um电气石材料与粒径10~60nm铁电体材料体铁为催化活性组分,将质量百分含量配比为90~60%:10~40%铁电体粉末材料与电气石粉末材料引入等离子体反应场中,在放电电压为15~20Kv时甲苯去除率可达42~85%。存在的主要缺点在于:(1)催化剂材料预处理使用盐酸,对生产设备具有腐蚀性,盐酸废液的处置增加安全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2)制备催化剂材料为粒径0.3~1um的粉末状,处理过程中易随大流量VOCs飘散,不利于生产控制,且当气体流速较低时,易堆积反应场及其管道,不仅加大催化剂回收难度,还造成管道堵塞,引发安全隐患,增加管道清洗的费用;(3)催化剂制备需搅拌、超声12h,放电电压为15~20Kv,增加了工序和能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等离子体催化技术降解甲苯的不足,提出一种MnOx/Al2O3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方法,具有催化剂原料廉价、制备条件温和、制备催化剂显著提高等离子体放电功能、甲苯降解效率高、能耗低等,操作简单等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原理是:常温常压下高压放电可产生高能电子、O·和·OH等自由基,以及氧化性极强的O3。这些活性粒子与气体分子(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将能量转换成基态分子(原子)的内能,发生激发、离解和电离等系列过程,一方面通过撞击断裂气体分子健,生成一些单原子分子和固体微粒,另一方面活性粒子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使有机物降解,还可引发反应体系中或涂敷上电极的催化剂进一步产生自由基粒子,促进体系中有机物选择性地加速反应,提升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同时降低放电能耗。此外,固体催化剂对甲苯还具有吸附性能,可增强甲苯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甲苯的去除效率。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方法,以甲苯为废气,经MnOX/Al2O3催化剂制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调试、催化强化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尾气吹脱的简单工艺实现有机废气甲苯的降解。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MnOX/Al2O3催化剂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